“元旦”到底是中国的节日,还是洋节?

作者:肚松咪酒 更新时间:2022-12-12 20:30 阅读:587

今天我们所说的元旦,是指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公用的一个节日,是一个标准的“洋节”。然而“元旦”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的节日。


何谓元旦?元,就是初始的意思;旦,就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在中国古代是指一年开始的早晨,太阳冉冉升起,象征着光明普照大地,暖春德泽万物,也叫一元初始,万象更新。每年此时,朝廷君臣要举行大型的朝会,百姓也会以宗族为单位聚在一起,“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也就是互相敬酒,彼此表达新年祝愿。只不过历朝历代对于“正月”的定义不一样,夏朝以一月为正月,殷商以腊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秦统一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武帝以后恢复夏历,又以一月为正月,此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中华民国推行西历,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月1日就任大总统宣誓时称“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从此元旦就变成了公历的1月1日,而农历的元旦就改成了“春节”。


“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南朝萧子文《介雅诗》)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是十分重要的节日,每逢元旦,大家聚在一起互相敬酒,彼此表达祝愿的心情。所以,元旦在中国还有很多其它的名称,比如“”、“”等等一般来讲,皇家举行的元旦聚会,王公大臣、番邦使节都会来参加,而整个流程尊卑有序,十分严整。而平常百姓家在这一天就会聚在一起喝一种叫做“屠苏”的酒,只不过与皇家的尊卑有序不同,平常百姓家饮酒屠苏酒必须要从年纪最小的孩子开始喝,年长者最后喝,因为孩子长一岁是好事,而长者长一岁则有一丝岁月沧桑的哀愁。


元旦,同时也是中国宗族社会中十分重要的礼仪教化的时段。在一切活动开始之前,必须有尊长先举酒祭祀,然后宣布活动开始,中国历史上有个很特殊的“官职”,叫“祭酒”,就是来源于此。


祭酒一般都是由名望最高的长者担任。因为酒有就人性之善恶的特性,所以饮酒就成为礼仪教化的重要场景,因此必须要由德高望重的尊长来主持大局。后来,祭酒又引申为“首席”。


汉朝独尊儒术,设立六经祭酒,享受上等卿大夫待遇,后又设立博士祭酒,位列五经博士之首,以示对儒家知识分子的尊重。西晋时期,博士祭酒改称国子祭酒,主管教育,各地方也分设祭酒一职,统辖地方教育及相关事务。陶渊明就曾担任江州祭酒。江州在东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辖区,也是当时名门望族的聚居地。可惜祭酒一职履行的是儒家教化万方的职责,而东晋贵族们崇尚清谈,儒家显得不合时宜,这大概是陶渊明当时第一次辞官的原因。隋唐以后,又改为国子监祭酒,一直延续到清末。


六朝时期,祭酒一职的职能发生了裂变,把“祭酒”职责中“首席”的含义发挥到了极致,凡某一领域的首席,都喜欢设立一个“祭酒”的岗位,级别在官和吏之间。建安三年春,曹操就专设了“军师祭酒”一职,又称“军祭酒”,就是首席军师的意思,曹操的军师郭嘉就曾担任辞职。


祭酒在中国官秩中一直处于比较重要却又微妙的位置。说它微妙,是因为祭酒本身并无实权。《魏书》中就说,“祭酒为闲务”,所以“朝廷自不给祭酒兵”,因为祭酒从官职设立之初,主要是文职,或从事文化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曹操设立的军师祭酒,也是由文臣谋士担任。


然而祭酒的级别和待遇又很高,因为它起源于中国的宗族制度。《宋书·百官上》记载说,宗族祭祀以酒为本,有族内长者完成,因此有了“祭酒”一词的来历。所以,祭酒一般是各宗族的族长,或者宗族内最有名望的长者来担任。西汉初期的吴王刘濞就曾是刘氏宗族的祭酒,在宗族内拥有很强的号召力。


所以,“祭酒”一职是把宗族管理的经验移植到官制中的产物。祭酒一职虽然是“闲务”,在官府中没有太多的实权,但在六朝典籍中记载担任祭酒一职的人,通常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聪明,二是有威望,三是功勋卓著。


所以,过往洋节的“元旦”,中国传统的“元旦”也就不远了,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饮屠苏酒的时候,你心目中的“祭酒”会是谁?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