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承天门,讲述“蒯鲁班”的故事

作者:北京华都酒业 更新时间:2023-01-06 07:46 阅读:847

走进承天门,讲述“蒯鲁班”的故事


鲁班是中国工匠师祖,那么“蒯鲁班”是谁呢?又因为什么被称为“蒯鲁班”呢?下面小编就带您走进他的建筑世界。


“蒯鲁班”名蒯祥,生于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江苏苏州吴中人,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工匠技艺,深得其父蒯富的真传。时值明成祖朱棣建设北京紫禁城,蒯富是为总管建设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开启了承天门600余年辉煌历史的序幕。


走进承天门,讲述“蒯鲁班”的故事


《明宫城图轴》源自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时年20岁的蒯祥已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工匠技艺,他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鉴于蒯祥高超的工艺技术,便被任命为皇宫重大工程的设计师,承天门就是他参与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皇家建筑。


承天门即天安门,明清北京皇城的正门,公元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开始建造,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此时的承天门为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与如今的天安门有明显的不同,牌楼正中悬挂着“承天之门”的匾额,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蒯祥因建设承天门有功,受到永乐皇帝的嘉奖。此后更是深得数位皇帝的赏识,景泰皇帝亲切的称他为“蒯鲁班”,自此“蒯鲁班”声名远扬。


公元1465年(明成化元年),高居工部左侍郎的蒯祥再次肩负起承天门的建设工作。这次的重建,将原本的5开间扩容为9开间的门楼,形制也从牌坊式改建成了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的宫殿式。这次重修,一举让承天门成为当时北京城里最大、最高的一座门楼,也奠定了现在天安门的形制。


走进承天门,讲述“蒯鲁班”的故事


承天门城楼外观稳健持重,又不失美丽的曲线,是古代建筑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其结构布局巧妙、建筑工艺精湛,凝聚了中国上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创造,集中体现了以蒯祥为代表的匠人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史上辉煌的杰作,也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象征。


蒯祥曾参加或主持设计建造了承天门、皇宫三大殿、明十三陵(长陵、献陵、裕陵)、三海(北海、中海、南海)殿宇,隆福寺等一批代表了中国古代最高水准的皇家建筑,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艺术财富。屹立于北京中轴线的承天门,向世人述说着它过往的无上荣耀,展示着作为设计者蒯祥曾经的辉煌。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