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之殇,跟风不如创新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1-14 00:08 阅读:320

对于黄酒来说,如何传播其悠久的文化成为了黄酒企业无法逾越的鸿沟,从而成为了黄酒之殇。


如今,黄酒在文化上迈出了创新的一步,虽然艰难但却可以称得上是里程碑的一步。近日,一根冰棍悄然成为了圈儿内的“网红”。


文化因人而传播


黄酒之殇,跟风不如创新



对于酒行也的发展而言,如果将行业发展比作一个高大的建筑物的话,决定其是否高耸入云在于该行业中的企业共同建筑;而这座建筑物能否稳固,则在于文化的根基是否牢固。以白酒为例,中国白酒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古文化流传至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酿造文化,并且“黄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不断壮大是的这个“建筑物”更加高耸,稳固的地基,加上企业的稳定发展,使得在酒行业寒冬期能够艰难前行。


而作为元老级的黄酒来说,文化摆在那里,但却没有受到生产方和消费者的重视。绍兴黄酒在明清时期能够名声大噪,风靡全国,得益于一批绍兴师爷以及文人骚客的竞相宣扬和推崇。而如今,我们不禁唏嘘,谁人提及黄酒的传统文化?谁人赋诗作曲宣扬黄酒文化?


从今年年初至今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纵观这半年的时间会稽山和古越龙山的价格调整将我们的视线再次引到黄酒的身上。然而通过涨价吸引的注意力往往都是短暂的,无法形成消费者长久的关注。


物质,埋在土里,无人问津,几千年几百年后,仍然能够诉说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然而文化往往不同,必须要有人的介入进行主动传播,才能得以发展。黄酒文化亦是如此。作为黄酒而言,文化的长河发展至今从未抛弃过黄酒在其中的重要地位,自古流传着“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暂人新丰市,犹闻旧酒香。”的千古名句,这样的地位难道还不能体现其地位的重要性吗?


如果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文化。“文化”本身很神奇,它好似具有一定的魔力,它可以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并且能够引发消费者二次消费。如同旅游产业而言,往往吸引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文化带给消费者的culture shock。作为传统产业的黄酒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如今黄酒文化从个古至今流传到当下,却少人问津。问题出在了哪里?如果自己不保护的东西,又让谁替行业保护呢?人是文化的传承者,文化因人而传播。所以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是黄酒文化出了问题,还是传播文化的人出现了问题?


黄酒冰棍的创新


黄酒之殇,跟风不如创新



答案很明显,两者都不是,真正被“虫蛀”的是传播的方式。如果干传播文化不能引起关注的话,那么寓文化于产品,也不愧为一种方式。令人欣喜的,前段时间黄酒冰棍一时成为了“网红”。与其说是媒体和消费者的大量报道与关注,不如说是文化使然。将文化创新与当下时节所联系起来,通过这阵风潮黄酒大可不必有恃无恐,可以肯定的是黄酒自身以及其有缘的文化还是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的。但是如何更加广的布局,就需要创新。


而作为黄酒冰棍来说,也在艰难中迈出了这样坚定的一步,这一步的跨越不仅带给黄酒企业信心,更促进了消费者对黄酒的消费欲望。这样的推动作用不亚于花费重金在广告投入的效果。创新的关键点并不是将文化输出给消费者,而是将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文化变成一道饕餮盛宴。


就在刚刚,我看到了一条关于黄酒冰棍被“抄袭”的新闻,虽然充斥着无奈,但却又掺杂了一份欣喜,看来市场对于接受这个黄酒“网红”还算得上是买账的,消费者和市场还是非常看好黄酒的。在朋友圈也有同行相继转载了这条新闻,并评论道“如果黄酒冰棍能够走出绍兴,也一定非同凡响。”所以,黄酒不必自悲,带着 “网红”走出区域的禁锢,“杀”到更远的地方。


当下,我们不得不承认,黄酒的发展与白酒和啤酒甚至葡萄酒来说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想要短时间内将关注度提升与白酒相提并论可能并不现实,但是黄酒文化底蕴的深厚,为黄酒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对于黄酒企业而言,与其跟风儿涨价,不如将重心重新放回文化的传播中,打好这座建筑的基础。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