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葡萄酒市场乱象,消费者不懂酒,酒商弄虚作假,缺乏有效监管

作者:欧阳千里 更新时间:2023-03-19 02:52 阅读:913

曾经有一篇名为《扫码价1399元,实际价11.5元,进口葡萄酒市场,用虚拟报价掩盖暴利》的报道引发了大家对国内葡萄酒市场乱象的大讨论。因为国内监管机构对葡萄酒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葡萄酒的营销炒作空间比较大,加之高额利益的诱惑使得不少不良商家挖空心思利用旁门左道赚取黑心钱。


三看葡萄酒市场乱象,消费者不懂酒,酒商弄虚作假,缺乏有效监管


葡萄酒


国内葡萄酒市场乱象的根源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国内葡萄酒消费者消费观念不成熟且缺乏鉴赏力


在国内喝葡萄酒的人很多,但是懂酒的人有多少呢?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对葡萄酒是一知半解,使得其对某一款葡萄酒的价值难以判断,而且葡萄酒品牌众多,价格往往也并不透明,这无疑加剧了消费者的选购难度。基于此产生了两个极端:买便宜酒的只图便宜,这部分消费者认为葡萄酒都差不多,越便宜的性价比越高,所以市面上有很多价格极低的葡萄酒,大多是品质极低的酒甚至是葡萄汁、酒精调制的酒;买高价酒的只图安心,这部分消费者因为缺乏鉴赏能力所以本着越贵越好的理念买酒,所以市面上有很多标价高昂,实际成本却很低的“高档”葡萄酒。


三看葡萄酒市场乱象,消费者不懂酒,酒商弄虚作假,缺乏有效监管


葡萄酒


从根本上来看,国内消费者之所以对葡萄酒消费存在观念不成熟的问题,在于国内并没有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那么悠久的葡萄酒饮用传统,并且在国内白酒的市场份额与普及度要远超葡萄酒。尽管有逸香国际葡萄酒与烈酒教育这样的国内葡萄酒教育先驱,培养了一批懂葡萄酒的高素质葡萄酒消费者,但是国内整体的葡萄酒学习与鉴赏氛围仍处于培养期。


酒商弄虚作假,虚标高价、傍名牌、仿冒进口名庄葡萄酒


葡萄酒的价格构成与定价方法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并不透明,这就使得超市和酒水专营店里在售的葡萄酒价格浮动很大,即使是同一款酒,在不同的地方售价也并不同。一些酒商把几十元的葡萄酒搭配一个实木高档包装就可以标上千元的高价。这种情形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屡见不鲜。


有些酒商通过榜名牌的方式给自己的产品起名,例如一款酒用法国知名酒庄为名字,结果它的法文标签中却没有这个酒庄的名字。甚至有的酒商直接做起了高仿,高水平的仿品甚至连葡萄酒行家都难以分辨。对于进口葡萄酒,有一种是将国外的散装酒运到国内,再在国内生产灌装,这称为“原酒进口”,这种酒与将国外葡萄酒原瓶引进中国市场销售的“原瓶进口”相比并非是纯进口葡萄酒,有的酒商会将“原酒进口”当做“原瓶进口”来卖,这一点需要消费者特点注意。


三看葡萄酒市场乱象,消费者不懂酒,酒商弄虚作假,缺乏有效监管


葡萄酒


国内葡萄酒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监管力量比较薄弱


世界上主要葡萄酒生产国基本都有针对葡萄酒行业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它们涵盖了葡萄园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及装瓶、包装、销售等环节,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葡萄酒生产国的葡萄酒法律法规则更是严格而系统。相较而言,中国目前针对葡萄酒行业的专门立法还在起步阶段。面对葡萄酒行业的乱相,目前酒类监管专门法律法规的缺失,这也使得酒类监管的力量比较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葡萄酒市场存在乱相,但是像如长城、张裕等本土知名葡萄酒品牌,奔富、智猴等进口葡萄酒品牌,不论是从营收还是从市场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能因为乱象就否定国内外葡萄酒市场这么多年获得的成绩。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会逐步提升、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比增多,市场慢慢会从“信息不对称”迈向“市场透明化”。最近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发布告知书称,将对企业不合法、不合规、傍名牌、出售高价低质商品等违规行为进行铁腕整治,坚持严打重治,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追、一追到底。随着监管部门的重视与管理机制的逐步健全,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葡萄酒市场会逐渐规范化。


(作者周锦程,系酒水行业研究者、《中国酒业》智库专家欧阳千里助理)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