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诗人都嗜酒?读完这几首诗你就懂了

作者:肚松咪酒 更新时间:2022-08-17 22:13 阅读:215

传说诗人都嗜酒?读完这几首诗你就懂了


没有浪漫的性情是难以成为杰出的诗人,大抵是因为当诗歌不能激发我们的情绪,就不是一个好作品。而酒仿佛更容易激发我们的情绪,所以我们在读到一首美妙的诗歌的时候,油然而生一种沉醉的感觉,也喜欢把诗人的创作过程称之为“酝酿”。


于是乎,诗和酒就成了一对孪生兄弟,让我们喜不自禁,爱不自禁,把许多诗人都幻想成好酒之人。而有些诗人则干脆以酒为题,或慷慨悲歌,或浅斟低唱,或直抒胸臆,或言情咏志,活脱脱把中国的诗歌史熏染成浓浓的酒意来。


所以,在一次茅台酒的高端粉丝会上,主人特意挑选了四首以酒为题的诗歌,让国内外的友人借助诗歌的魅力来理解中国酒文化的妙处。咪酒君姑且偷个懒,将这四首诗歌做一番浅读戏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中国的诗人容易给人留下嗜酒的印象。


《将进酒》里的李白,竟是盛唐第一心机boy


提起李白,我们不得不说一说他的《将进酒》,这首诗堪称中国酒狂的巅峰之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场酒局,被李白写成了“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的荒诞不经,其意境可谓翩若惊鸿。这是李白与大唐之间的矛盾,也是李白心机所藏之处,偌大一个盛唐,居然盛不下一个“酒中仙”!


诗人开篇用黄河的奔流不复返,和高堂明镜里的青丝变白发,形容时光的流逝不可逆,简单几句就勾勒出了人生如梦、去日苦多的焦虑感。于是诗人把此作为饮酒的借口,算是和魏武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属于一个套路。但李白没有曹操那么悲悯慷慨,他认为喝酒就是喝酒,就是及时行乐,就是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于是接下来李白倾泻而下写出了我们最常应用的一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大唐盛世高度发达的物质和财富带给诗人的一种自信,也是诗人不屑于功名利禄的气节。总之,李白穷尽一切方式来劝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定要让大家喝到尽兴方肯作罢。当然,尽管唐代的酒趣很浓,但酿酒技艺却并不发达,没有酒精度超过10°的酒。即使真的喝上三百杯,酒量大概也比今天的我们高不到哪儿去。


在李白的诗歌中,宴会总是极尽奢华的,大概主人不想看李白喝到烂醉的样子,找了一个没钱的理由阻拦。于是乎李白的心机就来了,嘲笑他说,你这席面算得了什么,“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自欢谑”。主人你痛快些,今天一定要不醉不归,五花马,千金裘,凡是值钱的东西统统都去换了酒喝。难道李白真的是天下第一酒腻子吗?不是的,他终于在最后吐露了他真正的心机:万古愁!


李白劝酒的心机,天下一流,我们都喜欢借着他的诗句劝酒,自然也都成了他的学徒。李白要酒喝的心机更是无人能敌,必须要跟我在一个level,就拿好酒来跟我喝。但这些都是李白此诗心机的浅层次。他真正的心机,却是表达他怀才不遇的苦闷。


但唐玄宗不是很喜欢他的才华吗?是的,可惜唐玄宗只喜欢他在诗歌上的才华,谱了新曲就请他来填诗一首,哄大家开心。这是弄臣的角色,而李白是纵横家赵蕤的高徒,志在成为匡扶天下的一代名臣,岂是陪皇帝写写诗歌就能如愿的?


于是,心高气傲的李白离开了长安,云游天下。但好友还是劝他能学会隐忍和权变,而李白却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大概就是这首诗创作的基本背景,而李白以酒为名,借题发挥,懂他的人终究懂他,不懂他的人,他也不必在乎。


所以,前面说那么多看似洒脱的话,实则内心还是放不下。心中苦闷只能喝酒,自己喝酒还要别人阔绰地花钱,可谓是妥妥的心机boy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李白!


《凉州词》暴露了王瀚竟是Party一哥


若论为了喝酒而把生死都置之度外者,不求生死,只求尽兴,非王瀚地《凉州词》莫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诗中所面对的场景来看,是发生在唐代西域边境地一个喝大酒的场景。葡萄酒、夜光杯、琵琶,这些全套的西域特产展示了喝酒的地点就在西域边境。但一个“催”字,让后世的读者捉摸不定,这酒究竟是出征前喝的,还是驻边的间歇喝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流传千古的一句劝酒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试想,用夜光杯喝着葡萄酒,听着琵琶演奏着歌曲,参加宴会的人之间相互敬酒,整个场景可谓热闹非凡。但我们如果有常识应该明白,战事吃紧的话,军中是一定要禁酒的,否则军队的战斗力会因为酗酒而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判定这首诗一定是写在战事不紧张,或者战事的间歇,而不是着急出征的时候。


紧促的琵琶声催促着大家快些喝酒,饮酒的气氛越来越高亢,但有人担心喝醉了失态难堪,推三阻四地不痛快,所以诗人就说,大家都喝醉了,谁也就不笑话谁了,反正我们出来打仗,“马革裹尸”反而是很荣耀的事情,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倒不如我们趁着脑袋还扛在肩上,抓紧时间喝酒。


历史上的王瀚也是一个才华横溢且很会搞事情的人,而他留给我们的诗并不多。但就这一首《凉州词》就够了,他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一个豪气干云的战场party一哥的形象。


两首《如梦令》暴露了女人世界就两个基本面


电视剧《知否知否》火了,而词的原作者李清照,一位中国历史上最爷们儿的女诗人,却用两首词让我们明白,女人的世界就两个基本面:欢乐与忧愁。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描写夜晚雨大风急,词人心中烦闷睡不着觉,就只能喝酒来帮助入眠。迷迷糊糊终于睡着了,一觉醒来想起来院子里的海棠花怕是已经被风雨摧残致死了,于是就问卷帘的侍女。侍女回答院子里的花还是老样子,词人却答到,你知道吗,现在只剩下绿叶,红花已经凋谢了。


下雨愁的睡不着觉,看到花落了又想的很多,不免给人传达一种悲观的情绪。是的,她的确很悲观,看似是惜花,实则是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多愁善感,女人多数是这样的,看着肥皂剧都能哭得稀里哗啦。别问对错,任她发泄情绪就OK了。只不过作为中国最爷们儿的女诗人,她也是有泪不轻弹,但自己身世浮沉,恰逢秋雨催人,悲悯之情油然而生,也是本性使然。这都与她的自身经历分不开,小编觉得这种心境的转变没毛病。


但少女心却是女人一生都泯灭不掉的本性,李清照更是如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少年的诗人李清照家境优渥,待字闺中,却调皮好动,没事就出去东逛逛,西玩玩,好不自在。这不,有一次就因为贪玩喝酒一不小心迷路了。事情发生在一个傍晚,诗人和闺蜜泛舟湖上,美景、美酒,美不胜收,不觉间竟然忘却时间,日暮降临,没有看清,竟然误闯进一片莲花池中,迷了道路。于是大家一起奋力划桨,忽然惊扰了已经栖息水上的一群鸥鹭。


同样是两首酒意浓重的两首小词,却是诗人身世变化前后心境强烈对比的真实写照。活泼、贪玩,少年的她也是个小仙女,无忧无虑,“争渡、争渡”,每天怡然自得。但到了晚年,人生遭逢多次变故,“知否、知否”,女人的哀愁也就渐渐占了上风。


这四首诗歌真实反映了三位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歌风范,而他们的诗兴和诗情,都有酒的兴发作用其中。但这几首诗还不足以代表中国诗酒文化的全貌,或者说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因为在中国诗歌的海洋里,以酒为题的诗歌超过半壁,难怪许多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嗜酒的印象。


不过,酒是最能见证人性的饮料。酒在诗人的世界里走向诗的王国,给我们带来沉醉的愉悦。酒在俗人的世界则不知走向何处,我们只能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罢了。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