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利好下,酒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作者:酱香酒讯 更新时间:2023-01-03 20:50 阅读:176

当前,白酒企业的紧迫任务是去自身的库存、去商家的库存,给市场和经销商休养生息的时间,其中的关键是千方百计扩大白酒的有效供给,辞旧迎新之际,风头正劲的白酒怎么干?


“扩内需”利好下,酒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目前,白酒业弥漫着“产区热”“品类热”“扩产热”,众多企业都在争先恐后搞基建,大张旗鼓扩产能,总体数量无人知晓,投资总额肯定惊人。在白酒产量连年下滑、市场销售低迷、厂家商家库存高企的背景下,为何出现此种情景?


一是产能短缺,库存不大。此种情况属于补短板强根基,扩建的是优势产能,展示的是发展信心,自然无可厚非,但也要把握好力度与速度。


二是规划要求,不能不搞。落实规划无错,但规划是否与实际相一致,是否留有充分的余地?纸上得来终觉浅,检验成败靠实践。主客观相符合的规划当然要兑现,但若把脱离实际的主观数字作为指导思想,则贻害无穷。


“扩内需”利好下,酒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三是政府建议,不搞不妥。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居民就业,酒厂作为纳税大户,自然受到政府青睐。但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必须对自己的经营决策、经营结果负完全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对地方政府的建议、要求当然要认真对待,能落实的也要尽可能落实,但不加分析不做调研地盲目接受则是懒人的行为。因此,要创造性地落实地方政府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投资决策的程序要求,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对企业高度负责,也是对地方政府真正支持的表现。


“扩内需”利好下,酒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四是政策调整,不甘落后。《产业指导目录》取消对白酒新建生产线的限制后,有人士认为白酒可以自由发展了。其实,国家对白酒的产业政策体现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个方面,不只限于《产业指导目录》。对白酒征收消费税就是用经济手段限制白酒的发展,就像不久前对电子烟增收消费税一样。近年来,多家白酒企业的IPO均被证监会以各种理由否决,实质上也是在资本市场上对白酒业的一种限制。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五是吨位决定地位,不干不成。白酒厂家必须有一定规模的产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规模越大、原酒产能越大,在行业中的地位就越高吗?茅台的老大地位靠的是吨位还是物以稀为贵,靠的是产能还是饥饿营销?如果普茅的产量翻一番,它还能有今天的地位吗?可见,企业的地位是由历史现实的诸多因素铸就的,考量的是综合素质而非产能一项。有些企业产量很大销售额也很大,但利润率低、负债率高、现金流为负,难言为行业翘楚。我们不能再走粗放型外延式发展的老路,而要走质量效益型内涵式发展的新路。把我们的着力点从一味拼规模,转移到效益好、创新多的高质量发展上来。


“扩内需”利好下,酒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


因此,去产能不是不要产能,而是要充分利用好存量产能谨慎筹划好增量产能;也不是不增加产能,而是产能扩大要适度不过度,量的增长要合理不盲目,对那些超过实际需要前景不明的产能还是果断去掉为好。目前,上马的产能项目可谓遍地开花,但其中有多少是有效的,有多少是闲置的,有多少是优质的,有多少成为包袱,只能让实践来回答了。为规避风险,在建的项目最好分步实施,边看边干适时调整及时止损。对待白酒产能问题,我们要牢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