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家:请不要歧视红酒加雪碧

作者:WBO葡萄酒商业观察 更新时间:2022-08-29 19:14 阅读:540

红酒加雪碧,这个曾经火热,后被普遍嘲笑的组合,最近被人从旧物箱里翻了出来。


专栏作家:请不要歧视红酒加雪碧


旧事重提的是某省酒业协会会长,他最近表达了一个观点:红酒兑雪碧,“曾经是葡萄酒在中国流行的一大功臣”,本来喝得好好的,后来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后来普及了醒酒等规矩,葡萄酒反而进入倒退。”


他认为,从业者“给葡萄酒消费立了太多规矩,把快消品做成了不销品”。


01


培训限制了葡萄酒市场的扩大?


“贴标签”,“过度定义”,是这位会长认为的葡萄酒培训给葡萄酒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过于强调要优雅,强调西方标准,让消费者在饮用时畏首畏尾,摇杯都生怕摇错了,遗人笑柄,干脆敬而远之,选择没有丢面子风险的白酒和啤酒。


说实话,这位会长指出的现象笔者也有体会。


最近笔者去参加一个三线城市的宴席,其中有几位在本地颇有头面的人物。他们正喝着白酒和干邑,看到笔者自带了葡萄酒过来,其中一位大哥表示也想试一下。


拿起杯子还没喝,大哥先问笔者,“你看我这个握杯的姿势,对不对呀?”


“喝酒图开心,哪有什么对和不对的。” 笔者看他手托着杯肚,是标准的喝干邑的手法,于是回答。


自以为圆了场面,后来细想,这个回答不就暗示了他拿得不对吗?


只见他尝了一口酒,也不敢多做评论,只是摇头笑道:喝不懂、喝不懂。


“红酒是酸一点好,还是涩一点好啊?” 他又问笔者。


“你觉得好喝,喝了喜欢的就是好的啊!”


喝了一杯红酒以后,大哥主动弃剧,抡起XO跟大家豪情干杯起来。


一个喝酒人对于葡萄酒的忌惮,在这个真实的例子里,表现得还不够淋漓尽致吗?


对于一位没有时间去参加葡萄酒培训,学习葡萄酒知识的“社会人“来说,在葡萄酒这件事情上,他的潜在的丢面子的风险至少包含了以下这些情况:


1.带了一款假的,以次充好的,或者擦边球的葡萄酒到宴会;除了被忽悠了钱,还面临智商被质疑的风险;


2.握杯,摇杯姿势不“正确”,被看成“粗人”的风险;


3.拿葡萄酒来干杯,而不是慢慢品,被说成“猪八戒吃人参果”的风险;


4.酒不好喝,很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正确醒酒,或者醒酒时间不够,让大家感到扫兴的风险;


5.还可能被认为没有做好“餐酒搭配”,有成为“土包子”的风险;


6.最后,不管酒太酸还是太涩,都不敢多做评论,有“不懂装懂瞎评价”的风险——因为据说葡萄酒就应该是酸和涩的……


任何一个环节,重则伤及人品,轻则质疑智商。品酒过程,可谓“步步惊心”。


只要还有一些基本的同理心,我们都应该为目前的葡萄酒文化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惶惑感到同情。


02


葡萄酒文化“惶恐”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该会长把它归咎于葡萄酒培训,很快引来了反驳。


一位葡萄酒培训人士认为之所以要往红酒里加雪碧,要么是酒不好喝,要么是消费者喝不明白;前一种情况,要培训卖酒的人,后一种情况,要培训消费者。


该葡萄酒培训人士认为,现在葡萄酒不好卖,是因为接受培训以后,消费者不好骗了,于是用脚投票,不再为低质的葡萄酒买单。


葡萄酒圈的讨论,往往跟葡萄酒的营销一样各说各话。


该培训人士反对的是把葡萄酒培训当成替罪羊。但只要细品这位会长的话,则更多是在表达目前葡萄酒文化对葡萄酒消费形成的阻碍。


说白一点,葡萄酒被过度抬高,被“捧杀”了,把自己弄得过于阳春白雪,从而被束之高阁,被敬而远之。


那么,该会长把问题归咎于葡萄酒培训,或许是“诊对了脉,开错了药方”?


葡萄酒培训,或者说葡萄酒教育,说白了就是葡萄酒行业的一种营销手段。先有葡萄酒贸易,后有葡萄酒教育,后者是由前者发起的,并服务于前者。“葡萄酒大师”Mater of Wine考试,以及WSET(葡萄酒与烈酒教育基金会)考试,都是由英国的酒商和行会出资创立的。最初参加考试的人员仅限于葡萄酒贸易行业。


专栏作家:请不要歧视红酒加雪碧


图片源自WSET官网


我们不妨拿卖牛肉的打个比方,假如卖肉的商家不告诉你牛肉各个部位的区别,做法的不同,口感的差异,当你不懂得这些差别,你认为牛肉都是一样的,就没有去探索和购买更多牛肉的动机。久而久之你就吃腻了,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卖葡萄酒的要搞葡萄酒培训亦同此理。


如今,几乎每一个重要的产酒国,产酒区,都有自己的一套葡萄酒教育和认证,都在做讲师认证、侍酒师比赛,以期提升业内人士和公众对当地葡萄酒的认知,进而提振销售。


既然葡萄酒培训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促进葡萄酒贸易,那怎么会走上相反的方向,成为葡萄酒消费的障碍呢?


放眼中国葡萄酒市场,酒还有大约一半是国产的,教育却几乎全是“进口”的。如何握杯?如何品酒?用什么词语描述?怎样辨别好坏?好坏的标准如何?怎样配餐?大多用的都是外国人的教材。


WSET的课程并没有不好,笔者也曾上过WSET三级课程。它打开了笔者眼界,接触了多种多样的葡萄酒风格,可以说受益匪浅。英国作为一个几乎不产葡萄酒的国家,却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掌握着葡萄酒贸易和葡萄酒标准,持续深入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让人赞叹。


只是这一套东西,移植到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成熟的饮食文化的国度来,难免会水土不服。


03


摒弃对“文化正确”的偏执,平视葡萄酒饮用的奥妙


具体到现实中,葡萄酒圈有这样的怪现象——喜欢批评。部分人学习了“正确的”葡萄酒知识,对于身边“不正确的”喝酒方式便不能容忍,有些人尚能作壁上观,另外一些或出于“卫道”的诚心,或有意卖弄,便把自己从课堂刚学的知识,拿来教育起别人。


笔者曾在澳洲一个知名的产区拜访一家酒庄时,看到庄主夫人倒了一杯雷司令,随手往杯里放入一把冰块,开心地喝起来。换成是一个中国人这样喝,八成以上是会被嘲笑批评的。而看到一个外国庄主夫人这样喝,说不定还有人会煞有介事地探讨起其中的“奥妙”了呢?


我们能够“平视”世界,是这一两年才有的事。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来自西方的文化天然地被视为高人一等,也加剧了一些人对葡萄酒“文化正确”的偏执。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惹不起还躲不起?于是产生了前文所叙述的,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断舍离”。


如果我们能够不卑不亢地平静看待自己、看待世界,那我们会反问,红酒加雪碧怎么了?就不要说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喝葡萄酒兑海水的事了,西班牙人的桑格利亚了解一下?德国人的热红酒不香吗?


笔者并不认为中国人应该另辟蹊径,重新创造一套葡萄酒文化和标准。


葡萄酒有两端,在一端,它是酒精饮料;在另一端,它是艺术品。当作为酒精饮料,喝的时候以开心为主,加雪碧,加冰块,都没什么不好,请不要拿那套繁文缛节来对它进行约束;当作为艺术品的时候,人类的很多标准都是共通的,如音乐,如建筑,能感动一个西方人的,常常也可以感动一个中国人。


或许在下一次的葡萄酒培训里,我们应该把这一条也加入进去。


专栏作家:请不要歧视红酒加雪碧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