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古代的酒礼和酒德: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内核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11-23 14:36 阅读:195

论述中国古代的酒礼和酒德: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内核


论述中国古代的酒礼和酒德: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内核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商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酒礼与酒德密切相关,酒礼是中国酒文化的内核,酒德就是中国酒文化的外壳;酒礼要突出一个“敬”字,而失礼就有失德之嫌。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


酒德对于塑造人们的文明礼貌之作用不可忽视。古人提倡“三揖”、“三让”,座中应长幼有序,气氛和谐。向尊长、有德者及敬仰的同辈敬酒,并致尊敬、美好之辞,称为“奉觞上寿”,所以讲敬让、礼仪之饮才算得上有酒德。


历史上,儒家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不反对饮酒,认为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客是德行;反对狂饮烂醉(图4-3),饮酒后量力而饮、节制有度、不能强劝。


《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


(1)“毋彝酒”:就是不要滥饮酒,以饮酒之后神志清醒、形体稳健、气血安宁、皆如其常为限度。


(2)“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3)“执群饮”:禁止人民聚众饮酒。


(4)“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另外,《礼记·乐记》中还说到:“一献之礼,其宾主百拜,终日饮酒不得醉焉,此先王所备酒祸也”。采取延长每喝一盅酒的时间来防止酒祸。能饮酒的人,可以饮;不能饮酒的人,可以不饮。如果喝醉之后出言不逊,或随意骂人,失态损德,就罚他上交无角的羚羊,就连饮酒器也在警示人们节制饮酒。或赌酒争胜,或故作豪饮,或借酒浇愁都是无益之举。


我国酒文化的酒礼和酒德虽然有许多必须摒弃的东西,如尊卑等级观念、繁文缛节的酒仪,以及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色彩等,但尊敬父兄师长、行为要端庄、饮酒要有节制,以及酿酒、酤酒要讲质量、重信誉等价值观仍值得后人传承。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