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份“全球烈酒消费者征服计划”,代号“三通”

作者:云酒传媒 更新时间:2022-08-26 17:14 阅读:822

这里有一份“全球烈酒消费者征服计划”,代号“三通”


没有“三通”的白酒国际化,只是“脆弱”的国际化。


文|云酒团队(ID:YJTT2016)


全球烈酒之间如何“共享”消费人群?在日前落幕的“中俄品质对话”上,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提出“三通”法则。


过去10年,中国企业跌跌撞撞,创造过很多“国际化传奇”。接下来10年,新的传奇会不会属于中国白酒,为什么李秋喜的“三通”里写满了可能性?



“共享”消费人群,


白酒与伏特加需要“三通”


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国和俄罗斯堪称“最佳CP”,从2010年起,中国便连续7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步步深入,双方之间更广泛、更长远合作基础已经打开。


在此背景下,征服“伏特加爱好者”显然是一桩“大买卖”。5月28日,汾酒集团便在这里拉开了“2018年汾酒全球品质行”欧洲之旅的序幕。在同日举行的“中俄品质论坛”上,李秋喜提出“政策沟通、标准联通、文化融通”的“三通”理论:


政策沟通——与俄罗斯政商各界加强品质建设的探讨与研究,增强双方在政策、标准、投资、贸易等领域深度合作的共同基础。


标准联通——建立执行与国际接轨并高于国际标准的汾酒食品安全内控标准,并向社会公示标准,接受广大消费者的监督。


文化融通——呼吁中俄双方的政府机构、协会、企业,更多地参与到酒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为中国白酒和俄罗斯伏特加创造更具国际化的消费文化,向两国消费者讲述更具世界性共鸣的故事,为两国全方位深化交往创造更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这套“三通”法则不但是一份“伏特加爱好者征服计划”,也从政策、标准、文化三个方面切中了白酒国际化的要害。


这里有一份“全球烈酒消费者征服计划”,代号“三通”



没有“三通”的国际化


只是“脆弱”的国际化


最近几年,白酒行业不乏国际化探索,海外参展、花样迭出的品鉴会、频频亮相国际舞台……不可否认这些招式积少成多的力量,但真要量变引起质变,离不开政策、标准和文化渗透的保驾护航。


相比之下,李秋喜的“三通”是一种更加深化的思路。没有“三通”做基础,“白酒国际化”最多只是“脆弱”的国际化。


前段时间引热议的“中兴之殇”便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这起影响巨大的“封杀事件”,最直接的导火索便来自于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相关政策。


当年三一重工初入德国市场,则吃过标准不同的亏。拿自己的产品德国对比,一伙人震惊了,德国有82个标准是他们没有遵循甚至不知道的。


其他行业的经历提醒酒业,国际化绝不是一次轻松的旅程,仅靠基础层面的销售、推广、展示等行为,很难使白酒真正立足国际,成为各国消费者的日常饮品。政策、标准和文化层面的打通,是白酒国际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酒业更熟悉的例子可能是进口葡萄酒。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口葡萄酒开始快速增长,有利的贸易政策,为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带来了灵活的操作空间和利润空间。此外,文化的融合也是进口葡萄酒能够做大的关键,进口葡萄酒的黄金发展期,并非“红酒兑雪碧”的年代,而是消费者熟悉了各大产区,接受了葡萄酒的健康和品位之后。


李秋喜此次提出的“三通”,正是为白酒在全球市场的“黄金发展期”,做必要的铺垫准备,激活白酒国际化发展的长效动力。



广阔的国际市场,


终将是“务实者”的天下


在中国企业创造的“国际化传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TCL。其在2000年前后试水国际化,到了2014年,海外收入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当然,造就国际化“英雄”不止电子行业,从2002年第一次将设备卖到摩洛哥,三一重工用了10年,成功将海外收入做到100亿。


从成功者的经验里,很容易读出共性的东西,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广阔的国际市场,终将是“务实者”的天下。


TCL董事长李东升在2014年就曾表示,真正的国际化是真正跟当地的市场渠道、消费者进行沟通,利用当地的资源在当地建立中国品牌的能力,建立我们的工业能力、系统、市场推广能力,这才是国际化。


三一重工的国际化之路同样是这样的原理,进入德国市场,面对技术上的壁垒,三一重工曾花费两年半的时间提高研发水平,一切标准按照德国标准去做,最终做出能够走到全世界的产品。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曾将海外关联方比作“大象”,并称:凡是不符合标准的,“大象”不接受的,我们就按“大象”的标准,去提高质量门槛,达到供应要求。


从行业属性而言,汾酒与TCL和三一重工大不相同。但在国际化发展思路上,李秋喜和李东升、唐修国展现出相同的特质。


“三通”中的“政策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反映了深入本土市场。本次“中俄品质对话”之旅本身就是一个例证,无论是调研俄罗斯伏特加酒厂,还是寻求与俄罗斯政商各界进行合作都代表着汾酒国际化的诚意,将为汾酒在俄罗斯的市场突破,带来最具实效性的影响。


而“标准联通”的背后是技术和研发水平,归根到底是品质范畴,这是打动国际消费者的最有力武器。在这一点上,李秋喜早已看到,并早已付诸行动。


2015年汾酒率先提出与国际蒸馏酒食品安全标准接轨的汾酒食品安全内控标准,并且检测和控制项目多于国际标准。2017年,汾酒股份公司全资设立山西酒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把检测中心建在家门口,给每一瓶汾酒产品都装上“放大镜”和“安检仪”。


还是在2015年,李秋喜在谈及“一带一路”下中国酒业战略时认为,中国酒走出去应做好五个基础性工程:


一是意见领袖。抓住了意见领袖,就抓住了消费大势。


二是消费根据地。要把餐桌、夜店、商超三大消费根据地建设好。


三是国际标准。白酒的国际化时代需要支撑白酒国际化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和技术标准体系,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白酒要进入国际化时代,必须首先建立国际社会承认的国际标准。


四是生产基地。彼时,李秋喜建议中国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厂,相信未来白酒会给中亚、西亚、东欧创造出更多的香型,在多个国家落地生根。


五是市场联盟。借船出海、抱团发展应该是中国酒业的基本共识,任何企业单打独斗都不会有大的成功。


如今再来看李秋喜提出的五大基础性工程,汾酒都已经在做,并且取得一定成效,理论指导实践并最终成为现实。


白酒企业的国际化探索,时间并不晚于那些制造传奇的企业,甚至更早。新的传奇能不能属于中国白酒?李秋喜的“三通”里似乎写满了可能性。


关于李秋喜提出的“三通”,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