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事件”折射专业素质短板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1-31 14:58 阅读:737

“唯品会事件”折射专业素质短板



“唯品会事件”折射专业素质短板



硝烟不绝的电商又与酒水沾上了边。这两年一直做得风声水起,以“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自诩的唯品会,爆出假货事件,而这假货不是别的,是茅台酒!有网友在论坛发帖爆料,称唯品会推出的大型酒类促销活动,其“知名品牌活动”专场所售茅台酒涉假。


消息一出,引发酒业高度关注,而当事方唯品会的作法则颇为低调,只表示:当日所售飞天茅台有质量问题,将主动联系涉事商品的903名消费者先行退货退款,但否认销售假货,称仍在调查中。随着事态的近一步扩大,唯品会表示,在调查完成前,将暂停与该供应商一切合作。“调查过程中,如果一经发现供应商有欺诈唯品会的行为,我们将严格依据公司供应商管理规章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严惩不贷。”


而作为涉事的另一方,茅台集团也在多个场合向媒体表示:已经接到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唯品会涉嫌售卖假冒茅台产品的情况,并邀请消费者在消费茅台产品时注意购买渠道,如对在唯品会上购买的相关产品存疑,请注意保留证据,及时向当地执法机关投诉或举报,也可向茅台酒公司提供线索,将积极协助消费者依法维权。随后有媒体更爆出此次涉假的白酒产品不仅茅台一家,还涉及五粮液等多家知名白酒,由此看来,唯品会假酒事件已经涉及整个白酒行业。


事件在暴露出商家诚信问题的同时,也显示出电商面对白酒销售的专业性缺失。长久以来,由于缺乏途径,消费者对“酒类产品到底该卖多少钱”一头雾水,一些媒体的误导也推波助澜。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某财经媒体为证明茅台酒的所谓“暴利”,竟得出茅台酒一瓶成本不超40元的荒唐结论,文章至今仍能在互联网上查到。这些信息强化了酒类产品便宜“无底线”的错误认知,令消费者认为出售低于500元的茅台酒远不值得怀疑,最终酿成了苦果。


从另一角度讲,酒类销售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平淡无奇,没有专业性和技术含量。不久前某知名O2O酒商在酒类流通行业会议上当众表示,自己的终端店员只需要做三件事情,简单的用扫码收货,简单的接待,送货,不需要懂酒类专业知识,不需要决定采购,“轻”管理。此言一出,引发不少酒界人士的质疑。


事实上,放眼国内消费市场,无论经销商,还是消费者,懂得酒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白酒行业的专业教育与培训需求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行业调整期,随着互联网与资本对白酒行业的介入,不少业外人士成为白酒渠道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酒类销售的高额利润,却没有想到白酒销售的专业服务,特别是品质鉴定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电商卖酒,绝不仅仅是奔赴产区挑几瓶包装精美的酒产品那么简单。在这一点上,以白酒专家钟杰为代表的源坤鉴酒和酒仙网与中酒协在经销商中开展的品鉴师培训值得称道。


此外,无论电商与传统销售终端,一旦发现假酒,应该如何应对?也是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短板。长期以来,由于担心“破窗效应”影响品牌声誉,包括不少名优企业在内的酒厂大多选择在“打假”问题上低调谨慎,再加上监管部门缺乏专业人才,难以形成重拳和长效机制,酒类打假屡禁不止。从产业链关系的角度出发,终端消费发现假酒,销售者第一时间要做的,应该是公开销售链条与渠道,向上追溯货源。向监管机构与消费者提供供货商名单,同时督促监管部门尽快立案并对社会公开处理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公开在阳光下,接受消费者与社会的监督,展现自己服务消费者的真心与诚意。(本文选自即将出版的《中国酒业》杂志2016年第02期)


李澎,《中国酒业》杂志副总编,资深酒业媒体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酒业快销、IT电商、自动识别等众多专业媒体新闻报导及出版工作多年,曾主持编写《中国酒业课题研究汇编》(2011-2012)、《2013中国酒业研究报告》、《中国酒业发展现状白皮书》(2013-2014)等行业出版物。

精彩内容推荐


点击查看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