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红头文件”背后的新转机(二)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2-08 14:12 阅读:529

调整:“红头文件”背后的新转机(二)



发文——为市场开辟道路


对于传统酒企来说,“整顿”可能是一条治标不治本的道路。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最为原始的本质,就需要企业从自身的价格体系入手。对于酒厂来说,价格体系是维持企业正常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体系环节。如今,中国白酒行业虽然处于行业的“调整期”,但是许多知名的酒企业纷纷试探性的上调价格。


为“大单品”保“价”护航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管理层人事的逐渐调整到位,泸州老窖似乎一步一脚印践行着新团队提出的“大单品”战略。回顾下半年的泸州老窖,在完成新老班子交接后,首先下达了控货指令,对泸州老窖中档酒窖龄酒系列产品进行“停止供货”;8月8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下发通知,指出“双品牌塑造”市场运作要严格遵循“大单品”理念和夯实消费者基础市场为基本原则;11月底,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博大酒业再度挥出重拳,宣布将上调泸州老窖头曲系列产品价格,上调幅度为20%,头曲价格之前在50~120元之间,上调后价格区间在60~140元。


调整:“红头文件”背后的新转机(二)



泸州老窖大单品统一老款瓶型


泸州老窖在提价方面可谓是“敢作敢为”,率先发文控制旗下中低端白酒价格。文件一出,“文”惊四座。针对泸州老窖的战略,独特咨询机构营销专家王伟设认为,这说明泸州老窖的策略较之此前发生了变化。在收缩产品线,上调价格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聚焦主序列产品。借机通过输理线下线上品牌,把重点放在大单品上。未来对于大单品,可能更加强化线下产品。对于厂家来说,只要针对产品动作,无非产品和价格两个方面。对于这一策略实施后的前景,王伟设对《中国酒业》记者表示,过去老窖的产品子品牌众多,但目前要象洋河那样“聚焦梦系列”的环境也已经不再具备,适当聚焦会在短时间内对腰部产品的占比取得效果,未来长远效果仍有待观察。


泸州老窖不仅仅在价格上,通过提价来为“大单品”保驾护航,去年12月22日,泸州老窖突发《关于产品停止遗留包材的生产和产品发货的通知》称公司为保证“大单品”营销战略的高效执行,决定于2015年12月31日对带有“泸州老窖”字样总经销产品停止遗留包材的生产和实物库存的发货。这一举措,再联系早前泸州老窖开始推出削减条码战略,市场上的相关系列产品就得到了快速消化,而泸州老窖在年关发出停产通知,大大加速了带有“泸州老窖”字样产品市场库存的进一步消化。从而进一步保护了“大单品”产品战略的实施。纵观泸州老窖的为“大单品”做出的种种举措,可以看出,为了产品战略,老窖可谓是下了血本,不惜一切代价做“大单品”。


除了泸州老窖,2015年12月10日,西凤酒也发文针对省外浓香型西凤酒开发品牌进行调价。从整顿电商,到产品提价,每一步仿佛都有一丝泸州老窖的味道,正因如此,是否即将推行“大单品”也成为了酒行业揣测的方向。其实早在去年春季糖酒会期间西凤酒总经理徐可强在会议中曾特别强调,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公司要求,努力拓展市场,为公司打造大单品、打造样板市场,全面完成全年销售任务而努力。可见其目标是打造大单品和样本市场。


不仅仅是泸州老窖和西凤酒瞄准这样的品牌战略,很多酒企业也都剑指“大单品”。“大单品”的诱惑到底有多大?在行业调整期,许多酒企将“大单品”视为一块可以帮助企业自身穿过行业调整期的大基石。但是对于“大单品”这样的品牌战略而言,企业的自身实力成为了其是否能够成功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我们不得不拿行业风向标茅台为例,茅台的“大单品”——53°飞天茅台,不仅仅在市场上拥有颇高的口碑,而且企业自身实力不言而喻。随着对于电商的整顿和和价格调整的进一步实施,也更加巩固了“大单品”在市场上的公信力。


虽然控货调整在节假日期间前开始实行,或多或少对于提价企业的销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其长远益处却远超影响带来的损失。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去年下半年的种种举措,无疑都为“大单品”战略铺就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


力争抢夺春节市场


对于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和西凤酒而言,围绕大单品、保价稳价等战略推出系统的举措对系列酒结算价进行提高,具有深层的战略目的。但是对于其他酒企而言,发文提价更多的是瞄准了春节市场。


调整:“红头文件”背后的新转机(二)



泸州老窖近期频频发文规范渠道与价格


去年年底郎酒发文称,自2016年1月1日起,红花郎全线产品出厂价都将有所提高。以红花郎10年为例,280元每瓶的出厂价不会变,但是,9赠1政策取消,也就是说每瓶从252元涨到了280元,加上一些返利政策的取消,涨价幅度大约能够达到15%。


作为春节市场而言,一直是所有行业的“众矢之的”,酒行业更是如此。每年,中国消费者,通过相互赠酒、一同饮酒来增进感情,烘托节目的气氛,传达最真挚的祝福。正因着中国春节这样的白酒文化,使得酒企也将春节档列为了争夺市场最重要的节点之一。酒企纷纷在年底对产品进行提价似乎早已成为“规定动作”,这不仅仅是对价格体系的调整与保护,更是抓住两节市场的重要举措,近两年,由于行业调整,逢节必涨的酒业规则暂时难以施行,今年不少酒企业通过发文上调价格,也是对消费市场的一种试探,是否真正奏效,节日一过自然一目了然,业界不妨加以关注。


对于传统的酒企业来说,新年期间的过度时期,是发文频率最高的时期。企业纷纷通过发文在正和渠道和开拓市场的大前提之下,积极完善梳理品牌结构并保护经销商利益等。当然,借着这些发文,我们不禁对于春节之后的2016年更抱有无限的憧憬与希望。相信新的一年,通过企业的积极调整,中国白酒行业能够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游企业纷纷通过通知、规定等行政命令的形式,对下游商家进行指令性“调整”,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值得商榷。在市场高度开放的白酒行业,命令式的“红头文件”究竟能对下游规范产生多大的约束力,仍有待观察。而过多的文件是否会削弱厂家的权威性,也令人堪忧。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针对厂家发文,作为电商的1919董事长杨陵江在微信中喊冤:这次我们真的没有和厂家一起炒作!可见,连篇累牍的战斗缴文,已经被人和营销行为画上了等号。


《中国酒业》认为,在厂家仍然拥有高度话语权的今天,应该更多的通过市场、价格等策略,巧妙、合理“引导”渠道与商家,实现厂家制订的最终目标,毕竟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消费者的选择。(完)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16年第02期)


精彩内容推荐


点击查看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