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白酒还能增长多少?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2-25 19:18 阅读:769

今后五年,白酒还能增长多少?



今后五年,白酒还能增长多少?



春色满园的四月,中国酒业协会年会在北京再次召开。会议之上,由中国酒业协会撰写的《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正式与行业读者见面。该指导意见中,对于今后五年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与描述。这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对于数字指标的规划。


刚刚经历了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的行业调整,白酒行业的结构与产能调整是否如期到位,仍会面临哪些矛盾与风险?作为中国酒业的传统强势板块,白酒能否在今后的五年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呢?这其中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筑底,专家判断基于诸多因素


白酒行业的现状到底如何?2015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一线名酒纷纷一改过去控量保价的谨慎策略,大举上攻,提升出厂价格,预示着名酒企业逐渐走出了行业下行的态势。名酒企业的作为能否表明白酒行业已经走出了调整期,进入下一个快速增长的周期呢?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的判断冷静而深刻:白酒行业经过调整和优化,基本完成筑底期,行业规模得到控制,产品结构更加亲民,骨干企业效益反弹,区域优势企业实现止跌回暖,优胜劣汰的两极分化格局愈发明显,部分中小企业去库存压力依然严峻,“僵尸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作为酒业“十二五”规划的制订者和见证者,王延才理事长认为,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酒类产业已经由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深度优化,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换挡,价格体系下沉,市场回归理性的态势。可以作为“十二五”时期整个酿酒产业的概括和总结。


“筑底”二字,对于调整过程中的白酒产业可谓意义重大。这也预示着以一线名酒企业为代表的行业中坚通过三年多的调整,成功的运用去库存、价格杠杆等多种调节手段,迅速找到了政务消费、团购以外的新的消费市场重心,从而实现了产品结构到消费者教育等一系列的“变姿转轨”,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茅台酒厂最新公布的政务消费市场比例从30%降至不足1%,为名酒企业力促消费转型提供了最好的角注。


凭借名酒强大的品牌力,2015年以来,以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名白酒企业,集中优势资源,从传统本品中充分挖掘潜力,扭转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局势,在传统行业中率先企稳,带动白酒行业整体走出了低谷。


除了一线名酒,目前已经披露的白酒企业上市公司数据显示,多家区域白酒也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企业效益。一线城市——顺鑫农业北京牛栏山酒厂2015年业绩大幅增长,销售收入突破百亿;白酒消费大省江苏——今世缘2015年销售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6.1%;2016年第一季度更是实现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10.62%;同为区域强势品牌,河北衡水老白干酒2015年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358亿元,同比增长10.75%;净利润 7504.2万元,同比增长 26.89%。这些都印证了部分重点区域强势品牌,已经或正在走出调整的阴影,大幅推进。


增长,将遵循科学、合理速度


对于未来五年,白酒行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当然应该是名酒白酒坚持向好的底部基础上,尽快实现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增长。既不能象过去那样伴随市场强劲扩张,产生大量的“泡沫”陷入一个又一个充满“怪圈”的循环周期;也不能一味的消极等待,把希望仅仅寄托在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快速回暖,带动消费市场的扩大,从而摆脱白酒消费的瓶颈。《中国酒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给出的“良方”是: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稳增长的基本思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创新驱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基调。


《指导意见》认为,作为特殊的终端消费品,酿酒行业在中国经济换挡转型期,一方面要承受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努力适应和应对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转型升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外国强势酒文化渗透等诸多压力;同时还必须担负起改善民生,稳定价格,保障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这都将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势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指导意见》认真分析了“十三五”期间酿酒产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消费规律,梳理了酒行业历年来的经济数据变化情况,对“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做出了测算和设想。


对于白酒产业,《指导意见》没有延续十二五“产量增长8%,年均递增1.5%;销售收入增长60%,年均递增10%;利税增长46%,年均递增8%”的传统思维,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调整。


首先,调整了十二五制订目标时的保守原则。酒业十二五制订之时,正值白酒行业高速发展的末期,白酒市场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泡沫”,产能与库存都相对高启,行业人士对五年后的行业形势已经表示了担忧。但由于当时的白酒市场热度不减,仅靠行业组织与个别企业之力,无法实现对整个行业的理性改变,而调整的契机在彼时尚未出现,因此规划制订者当初在通过目标倡导行业企业理性发展的同时,对白酒十二五目标数字进行了保守估算。五年来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当年的低指标对于行业发展是有益处的。


总结十二五末2015年的白酒数据,行业现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年的“泡沫”与库存经过三年多的调整,已经被新的市场环境所消化,未来五年正在筑底完成后的良性发展时期。遵循新的市场规律与准则,白酒今后五年的发展将是实力与水平的综合增长,在保持合理、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更需要避免大起大落,因此五年增长20%左右的目标,应该可以实现。


其次,新的指标估算方式为白酒阶段发展留出空间。新的十三五白酒发展目标,没有沿用过去的简单的将五年增长率平均的“年平均增长率”的概念,而是提出了“年均复合增长率”的指标。提出“产量1580万千升,比2015年增长20.35 %,年均复合增长3.77%;销售收入达到7800亿元,比2015年5558.86亿元增长40.32%,年均复合增长7.01%;利税1800亿元,比2015年1279.71亿元增长40.66%,年均复合增长7.06 %”的新型规划指标。


与十二五的规模目标相比,白酒产业在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等主要指标上,都与十二五末相比都规划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十三五规划指标首次引入了“年均复合增长率”的指标体系,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式与算法,诠释了基于不同年度增长基数条件下的增长幅度,确保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在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体系下,白酒行业的各项指标都保持在10%以内,这就避免了过去简单、线性的数字指标。同时也考虑到企业在五年中,由于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可能遇到的起伏等客观因素。


第三,充分参考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发展数据。2015年下半年以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剑南春、洋河等骨干企业也都提出了自己的“十三五”规划目标,这些企业的目标大多锁定在高于20%的产量增长,销售与利税目标也都规划在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上述企业在行业整体中所占份额举足轻重,而从经济数据上衡量,这些企业所占比重更是关系到白酒行业的整体。同时,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等白酒生产、消费大省的十三五规划经济数据指标也都是白酒行业制订者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16年第05期)


李澎,《中国酒业》杂志副总编,资深酒业媒体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酒业快销、IT电商、自动识别等众多专业媒体新闻报导及出版工作多年,曾主持编写《中国酒业课题研究汇编》(2011-2012)、《2013中国酒业研究报告》、《中国酒业发展现状白皮书》(2013-2014)等行业出版物。


精彩内容推荐


点击查看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