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唐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

作者:北方黄酒 更新时间:2023-03-06 15:52 阅读:690

唐朝。承载隋朝的大一统局面,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实现了生产力的提升。唐朝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版图扩大、人口增加、对外开放、中华文化输出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唐时期的影响力仍在世界各地发挥着作用。唐首都长安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当时的世界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代版图示意图)


现如今的西安城,就是历史上的长安城,是现代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在以唐文化为核心元素之一恢复再造城市的繁荣,唐元素的文化开发呈现一片繁荣。历史进入唐时期,也就进入了现代历史学家将其划分的“近古”阶段,北方黄酒“北土近古”正是取意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命名的北方黄酒高端品牌。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街区盛景。)


唐朝时期的酒,或者说北方黄酒在这一时期有着浓墨重彩的篇章,此时酒类的发展趋势有了向更高酒精度需求的市场意愿,出现了烧酒这一类别的酒,但依旧处在中国蒸馏饮用酒技术的诞生的元代之前,而且处于我国北方的长安此时正占尽天下繁荣影响之最高位,也就是说北方黄酒处在了历史最繁荣的阶段。此时农业开发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江南的稻米通过漕运被大量运送到长安,此时应该用了稻米用作酿酒的创新尝试,毕竟北方粮食的产量逐渐被南方超越,经济中心也逐渐开始向南方转移。直至唐后期安史之乱后,长安因为粮食的问题逐渐失去了作为历史王朝首都的核心地位,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武则天时期就以洛阳为中心实施全国管理,虽后期再次恢复唐室,但也因为漕运的问题使长安地位开始衰落。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西安大唐不夜城雕塑之一。)


但贯穿整个唐代时期尤其初中期,酒的管理是相对宽松的,而且随着酿酒技术的普及和粮食的相对丰产,饮酒的阶层也在逐渐的下沉,从夏商周代的王&诸侯级别,到汉代的分封王,再到这个时期的社会中下管理阶层,对李白杜甫等等文人阶层的描述就是有力的证明。不过相对于社会最底层的百姓,酒一样是不可随便饮用的饮品。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金樽。)


古时期,包括繁荣的大唐时期,酿酒工艺一样非常差,对粮食造成了极大的消耗。作为高端奢侈品,一般的老百姓几乎不会喝。在唐德宗时期,朝廷开始垄断酿酒行业,控制全国酒类生产,在粮食困难时期,也会限制酒的生产。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


唐代诗人李白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的诗句,白居易有:“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的诗句。这些爱酒之人的诗句中,提到了唐朝最常见的容积单位“斗”,斗又分为大斗和小斗,而酒一般按小斗计,一斗酒大概就是四斤。古诗中提到的“十千钱”,1两银子=1000文钱,十千钱等于10两银子,这就可以看出酒在唐朝多金贵了,10两银子买4斤酒,绝不是老百姓能喝的起的。李白的一生大部分处在开元盛世,所以米价始终在十文一斗上下,这样算一斗酒可以换成几千斤粮,这让老百姓们怎么喝?要不是李白生的富贵,以唐朝官员的工资可供不起他这喝酒的爱好,当然他喝的是品质较好的清酒,要知道北宋名臣范仲淹都是“浊酒一杯家万里”。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著名的国宝——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在唐朝,写酒的诗很多,就证明了酒在唐代被饮用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就比如杜甫曾经写过的《饮中八仙歌》,这是在当时十分著名的诗篇了。酒在当时是被称为是最好的饮品了,不管是唐人的聚会,还是平时的一些闲聊,包括创作的一些灵感的发现,都是要喝酒的,在隋唐结束了南北朝几百年的纷乱的现象,渐渐的稳定下来的人们也便有了更多的理由去享受这一切。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是去看唐朝人,有事没事就“会须一饮三百杯”“莫厌狂歌酒百杯”,虽说这其中也一定是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但也可以看出酒在唐朝是一个抒发感情,诗歌助兴、散发忧愁的很好的饮品了。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代豹斑石深腹杯(夜光杯)。)


高端的酒就是白居易曾经说过的“世间好物黄醅酒”,就是将浊酒再加热一下,将微生物的发酵彻底结束,再过滤,这样出来的酒就会更加好一些。而在颜色方面,也就不再是绿色的,而是黄色的了,这在唐朝也算是十分高档的了。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代錾刻花卉纹高足杯(美国弗利尔艺术馆藏))


唐代的酒类品种非常丰富,黄酒作为中国酒品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类,在唐代继续兴盛,而唐代对私人酿酒的管制也较为宽松,所以才有“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那样的动人场景入诗(“绿蚁”:新酿的米酒未过滤时,酒面上漂浮的一层微绿酒渣,细小如蚁,故名)。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三彩贴塑胡瓶(日本白鹤美术馆藏)。)


而“葡萄美酒夜光杯”、“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等句,又清楚地表明葡萄酒在唐代的受欢迎程度。葡萄是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中原的作物,当年张骞不仅为中原带来了葡萄种籽,还带进了酿酒的工匠,中原地区的人才接触到这一饮品。但直到唐代,依然是胡人更擅于葡萄酒的酿制工艺。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三彩把杯。)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所记载的烧酒之法来看, 则是一种加热促进酒陈熟的方法。如该书中记载道:"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显然这不应是酒的蒸馏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经>>中这种操作又称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馏烧酒的说法还难以成立。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代酿酒产地示意图。)


北方的古人把在春天酿造的酒称为“春酒”,唐代人给酒命名很多带有“春”字,春字在唐代就是酒的别称,一样的是杜康也曾经是酒的别称,只是到了今天我们才完成了对酒的统一定名。宋代苏轼在《仇池笔记》中写道:“唐人名酒多以春”。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花瓷双系装酒罐。)


松醪春。一种用松膏(松脂)酿造的酒。唐代水府君《与郑德璘奇遇诗》中有:“昔日江头菱芡人,蒙君数饮松醪春。”松醪春一直到明代还有,如明代王世贞写的《答与绳太常》中有:“何如归去来,小酌松醪春。”明代谢迁写的《北轩小饮次陈德孚韵二绝其二》中有:“松醪春溅玉缸香,喜洽亲朋笑满堂。”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李世民)


曲米春。唐代杜甫写的《拨闷》中有:“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曲米春到明代也有,明代苏仲写的《边太守张筵厚款诗以代谢》中有:“茶烹古鼎团龙焙,酒饮云安曲米春。”


梨花春。唐代白居易写的《杭州春望》中有:“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当时杭州人梨花开时酿酒,酒便取名为梨花春。 明代胡奎写的《紫霞瓮歌》中有:“天吴海若不敢受,中含万斛梨花春。”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金陵春。唐代李白写的《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中有:“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明代高启写的《客舍雨中听江卿吹箫》中有“恨无百斛金陵春,同上凤凰台上醉。”


土窟春。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中有:“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土窟春排在第三。清代朱仕玠写的《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六十五》中有:“无酒东来倍怆神,鹅黄新造味清醇。朝来漉就光浮盎,何减荣阳土窟春。”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石冻春。唐代郑谷写的《赠富平李宰》中有:“易得连宵醉,千缸石冻春。”明代唐寅写的《相如涤器图》中有:“琴心挑取卓王孙,买酒临邛石冻春。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盖章小能手——清代乾隆写的《唐寅桃花庵图 》中有:“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


剑南烧春。唐代开元至长庆年间,酿有剑南烧春名酒。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中有:“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剑南烧春排在第五。相传在大历十四年前,剑南道每年都要向唐宫进贡十斛剑南烧春酒。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过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诗酒佳话,但也可依次推理,那时的酒一定是低度的酿造黄酒,更是北方黄酒。)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西安大唐不夜城雕塑。)


唐朝农业生产工具较前代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初,有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 [197] [198] 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迁,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朝户籍制度沿袭隋朝,行三等户制。前期的赋税制度,大体承袭隋朝,于624年颁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均田制是政府授田给人民而征其租赋,分为公田与私田。身死后公田缴还政府重新分配,剩下可以传后的私田即“永业田”。


由于隋末民变产生大量无主土地,所以唐朝前期有充足的土地推行。除了人民之外,政府官员与王公贵族也各有额定的永业田。相较隋朝,唐朝对土地的买卖宽松了许多,但仍有严格的限制。租庸调制方面,租是授田男丁每年缴固定的栗或稻,庸是每人每年要为国家服的劳役,调是每丁按照当地特产缴纳绢麻之物,如果不产绢麻可用银两代替,庸和调也可用一定数量的绢免役。


唐朝前半叶,户税逐年上升,唐高宗时约收户税十五万余贯,至唐玄宗时已高达二百多万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拮据的局面,先后对盐、铁、酒、矿等实行专卖制度,并且课茶税与关税等。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代錾刻花鸟纹把杯。)


唐朝中期之后,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安史之乱期间遭受破坏,而淮河以南地区遭受战争的破坏相对小的多,所以淮河以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就在之后的发展之中超越黄河中下游地区。唐朝中期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开垦及大修水利,插秧移植水稻,使江淮的粮产量大幅增加,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白糖的制造始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宋以后长江以南各省种植甘蔗。种植贩运茶叶的发展形成了南方经济的一大收入。饮茶的习俗,从南方传到北方,逐渐普及。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达3714万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达9619254,口数达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


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6000万左右。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北方黄酒北土近古“嘉礼璀银”在重庆著名的鲜龙井火锅店


现代学者们普遍认为唐朝的人口峰值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至十四年间(754年-755年),因学者考虑到佃农、隐户、奴仆、士兵、僧道、外族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而对唐朝人口峰值有不同看法。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唐朝史学家杜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一千三四百万户;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现代学者冻国栋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1430-1540万户约为7475-8050万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葛剑雄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万之间;现代学者陈旭麓提出唐朝人口峰值是9254万人;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更认为唐朝人口最高峰时2000万户,人口达1.4亿人。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是唐诗,自唐初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位代表诗人。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唐朝时期的北方黄酒


(高端北方黄酒北土近古小酌系列。)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