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作者:微酒 更新时间:2022-09-01 13:53 阅读:217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一段珍贵的历史录音记录了“85鉴定”试制酒成功真相,这也是贵州珍酒扎实的品质功底和不可复制的品牌资产。


文 | 白晨


编者按


酱酒热正悄然改变行业格局!不过,纵观酱酒这条大赛道,品类驱动的增长质量并非“普惠式”的,这背后的差异正是源于各个企业独有的品牌资产。历史、文化、品质、品牌、营销理念乃至价值观,这些都影响着企业的增长潜能和质量。


在酱酒快速崛起的案例中,因“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实验(中试)”而诞生的贵州珍酒无疑成为行业争相研究的案例之一。为此,微酒特别策划“珍酒档案”系列文章,聚焦挖掘贵州珍酒的高成长密码。透过贵州珍酒,您或能抓住酱酒热的本质以及行业高质量增长的规律。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曾说:“品质永远是打动消费者和实现品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酱酒热”的本质其实是好酒热。


在市场层面,这几年,拥有深厚品质底蕴的酱酒企业不仅增长快,而且还被资本、市场和经销商持续看好!贵州珍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那么,贵州珍酒的“品质底蕴”来自哪里?一段珍贵的历史录音记录了“85鉴定”试制酒成功真相,这也是贵州珍酒扎实的品质功底和不可复制的品牌资产。


01


一段录音


记录“85鉴定”试制酒成功真相


在1988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珍酒出口贸易恳商会致辞中讲到:“茅台后来又出了一个酒叫珍酒,我喝了一小杯,我觉得这个酒很好,味道很醇厚,我看这个酒,不比茅台差。”


方毅副总理盛赞珍酒的原音音频:00:00/00:15


其实,这段珍贵的历史录音也揭开了“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试制酒在1985年鉴定成功的真相。


众所周知,贵州珍酒缘起1958年,毛主席提出的“把茅台酒搞到一万吨”美好夙愿。1975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正式落地,由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挂帅,并将该项目列入国家“六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在经过十年的技术攻关后,在1985年9月,茅台酒易地试验基地负责人郑光先、贵州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巫怒安,带着试制酒,来到北京中南海拜访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在听取了项目的工作汇报后,方毅支持他们在当年就举行“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鉴定会”的安排。


同年10月,白酒泰斗周恒刚领衔,严东生、沈怡方、季克良等20多位白酒评委和专家对试制酒进行品鉴。这场当时国家最高级别业内鉴定会,采用的是盲评对照、打分的方式举行,最终鉴定的结果,试制酒得到了93.2分的高分,而作为对照品评鉴定的茅台酒,最后得分是95.2分。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在鉴定会上,专家组一致给出试制酒“色清,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酒体较醇厚……”的评语,并在技术鉴定证书中写道:鉴定酒质量接近市售茅台水平,认为试验完成了合同的要求。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专家组出具的同意鉴定意见(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1985年12月21日,郑光先、巫怒安再次来到中南海,向方毅汇报了鉴定会结果。方毅品尝试制酒后给予盛赞并题词“酒中珍品”。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在“85鉴定”试制酒成功后,贵州珍酒厂于1986年正式成立。可以说,“85鉴定”试制酒成功从根源上肯定了贵州珍酒扎实的品质基础,这为后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02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其实,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种艰难的条件下,“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成果能获得成功,是因为在当时这是一项备受全国瞩目的民生工程,获得了政策、资源和技术等各个层面大力支持。


首先,获得了国家高层支持。从1958年的伟人夙愿到1975年周总理再次提议,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亲自挂帅推进落实,足见高层的重视。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其次,获得了国家财政支持。


1975年12月18日,在发布的《关于下达一九七五年第三批科技三项费用指标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项目,科技三项费用20万元;截止到1978年10月25日,共拨款80万元。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万元价值相当于现在两百余万元。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有了财政的拨款,试验厂才能购进当时全国酿酒行业最先进的设备。据相关资料显示,试验厂当时所使用的气相色谱仪和显微镜,分别进口于日本和西德;其中,日本岛津的气相色谱仪当时贵州省也只有一台。


再次,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


该试验是被列入国家“六五”计划十五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并由高层负责领导,中国科学院具体实施。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因此,在政策的支持下,试验厂当时还与四川大学生物系、国家科委广州测试中心、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合作,对茅台酒的酿造勾兑工艺和发酵原理及其环境条件等问题,从微生物种类及其动态和生态学特点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确保试验成功。


最后,获得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除了经费和科技设备层面的大力支持,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在生产上可以说是调用了当时茅台酒车间的核心匠人,包括原茅台酒厂厂长、党委副书记郑光先,原副总工程师杨仁勉,实验室副主任林宝财以及解放前华氏茅台酒酒师郑英才的关门弟子张支云等28名优秀人才,为试验的成功注入了核心动能。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03


“壹号工程”成功的行业启示


综上所述,“85鉴定”正是对“壹号工程”十年技术攻关成果的检验。而“85鉴定”试制酒成功不仅标志着“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项目的成功,同时,也为贵州珍酒从源头上注入名酒基因、品质内核和传承使命。


首先,在“85鉴定”试制酒成功后,贵州珍酒的匠人仍然以“壹号工程”的科研精神不断精进着酿酒技艺。1989年,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贵州珍酒被评为“53国优”。当时,贵州珍酒就与茅台、习酒正式位列“贵州三大酱香品牌”,名酒基因纯正。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其次,“壹号工程”的资源都主要是投入到了酿酒技术科研层面,这也就从根源上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内核,由此打造出的“传奇酱香”是历史赋予贵州珍酒不可复制的品牌资产,为品牌在近年来的腾飞提供了原动力。


最后,贵州珍酒是“壹号工程”成功的成果,它的传奇始于伟人“让更多人喝上优质好酱酒”的美好夙愿。为了传承这份夙愿,珍酒人不仅始终坚持练好品质内功,同时,根据市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产能。


据了解,未来10年,贵州珍酒还将珍酒将推进汇川区石子铺老厂区酿酒项目、赵家沟酿酒区项目、白岩沟珍酒庄园酿酒项目、茅台镇金东酱酒园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贵州珍酒将以产能、储存、产值等硬核指标强势跻身酱酒一线梯队。


“85鉴定”成功背后的“壹号工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时至今日,“酱酒热”越演越烈。上半场是品类的“普遍式”红利;但下半场则是那些产能充足、品质过硬的品牌能分享的盛宴。


其实,这种竞争规律从贵州珍酒的案例中也能窥见一二。这些年来,贵州珍酒高成长得益于产品的高品质,这是来自于“壹号工程”十年技术攻关成果的底蕴及之后几十年如一日对品质不断提升积累的结果。


那么,放在当今的白酒行业,这种死磕品质的精神不仅是我们广大酿酒匠人需要坚持的最朴素的价值观,更是市场成功的密码。尤其是在“酱酒热”的后半场,市场已出现“分化”,那么,守住追寻品质的初心才是企业能穿越调整周期的“不二法门”。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