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尴尬的繁荣

作者:老杨头说酒 更新时间:2022-09-09 03:53 阅读:366

疫情之下尴尬的繁荣


关于疫情今天有两个新闻,一个是历经37天艰苦奋战后,几乎依赖于省内自救,且一开始就被网民嘲笑的吉林省吉林市,今天完成了社会面清零。


另外一个则是受到全国支援的上海自三月以来累计感染超过13万人,并仍处于紧张阶段。


吉林省是出了名的穷省,2021年全省GDP只有1.32万亿,在全国31个省区中位列26位,比青岛市还要少。而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2021年GDP高达4.32万亿,并且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与社会治理的标杆,有着别具一格的海派文化,是社会精英聚集地,也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城市,自然理应有着比吉林省更有优势的抗疫能力。


然而上海这次的答卷很难令人满意,尤其作为国际化都市的包容性、博爱性在疫情中支离破碎。


反观一直很难上去热搜,要不是每天的疫情数据统计,都要几乎被人遗忘的吉林省,凭借着省内各市的合力,在经济本已经捉襟见肘,抗疫物资、医疗卫生人才、基层工作人员极度缺乏的情况下,硬生生的挣扎着自愈了。


疫情成了照妖镜,不仅让人性的丑陋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还让繁荣成了笑话。


而今年只是一场轻症为主的疫情,与2020年没有任何大规模防疫经验且重症率高企的武汉疫情不可同日而语。


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发出“不欢迎外地人”的声音时,比起那些嘲笑吉林人的声音更加刺耳。


经济发展与城市文明并没有同步,闪烁的霓虹灯掩盖了太多的社会问题。


疫情三年来,构建的全民防疫体系,在上海溃不成军,各种不可思议的新闻轶事在十里洋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还远远不是一场炮火纷飞的战争。


全民防控的2022年让老百姓不仅仅要面对疫情这个强敌,还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考验着大家在社会危机来临时的应对能力。


不仅仅上海深陷漩涡,在严格的疫情管控之下,很多城市都遇到了经济发展、老百姓生存与疫情管控之间的巨大矛盾。


河北省廊坊市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域内疫情,另一方面还要守护好首都的“防疫护城河”,于是不得不顶着巨大的社会舆论采取了最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直接导致了北三县数十万北京打工族三十多天的时间居家静止。


廊坊各级政府被骂的很惨。


从抗疫大局来说这无可厚非,甚至只能如此。


但这几十万夹在北京与河北之间的“北漂”,在面对30多天的管控时,焦虑、不安成了主流情绪。


焦虑的并非疫情本身,对疫情的恐慌远不抵对收入减少,负债过高的恐惧。


太多的人需要面对车贷、房贷以及习以为常的透支性消费,居民储蓄抵不过家庭负债的例子比比皆是,请求延缓还贷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这仅仅只是30多天的管控,大多数家庭就已经陷入了生活窘境。


疫情之前的春风得意,在今天变成了狼狈不堪。昨天的社会精英,在今天的五斗米面前深深鞠了一大躬。


很多人在城市的购房不但花光了父辈的积蓄,绝大多数还要透支未来三十年的收入。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没有疫情,一个人二十多岁贷款购房,需要到五十多岁才能还清,恐怕那时候孩子也已经二十多岁了。这还要取决于一家人健健康康,收入水平稳定或者持续上浮才能应对。


这对于不在体制内也并非国企员工,没有退休工资,依赖社保养老金的人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很多人今天的幸福生活,高度依赖于不确定的未来的收益,而不是今天的财富,今天的收入都在为未来还债。


太多在城市中打拼的成年人连维持半年生活支出的能力都没有,而这种现状似乎又与疫情无关,只是在疫情中被暴露了出来。


我们的日子就这样不堪一击。


今年的疫情仍在胶着。


疫情这面照妖镜,不仅仅照出了繁荣的飘渺,也照出了都市“负债一代”生活的尴尬。


春天来了,春耕开始了,如果家里有地,一定不要弃耕。


不打劫的山东响马老杨头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