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谈酒 || 谈谈中国白酒资源的所谓“稀缺性”

作者:李寻讲酒 更新时间:2022-09-12 07:30 阅读:844

写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对一位读者朋友在网上发表评论文章的回应。这位读者网名叫渔夫,我并不认识他,我是在百度上搜索相关主题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他对我撰写的《酒的中国地理》一书的评价。


这位读者在他的评论文章中说,“《酒的中国地理》是我最近几年看到的最好的关于白酒的书,本书特别适合投资者理解白酒的历史演变。研究白酒是需要研究酒的历史的,很多白酒企业的成功与历史尤其相关,本书把酒及其地理因素还有历史结合起来阐述白酒的演变,很少有书可以写得这么好。”


得到读者如此高的评价,当然是愉快的,但与此同时也感到诚惶诚恐,毕竟投资是与真金白银直接挂钩的事情。就投资白酒股票来看,应该说白酒股票的股价演化跟酒厂历史是有关系的,跟酒厂的地理位置也有关系,但这些关系比较间接,所以我要专门谈一谈跟白酒股票可能直接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中国白酒资源的稀缺性。


最近很多白酒股票涨得比较高,以茅台酒为例,它最初发行股票时为每股30元出头,如今每股涨到1600多元,翻了50多倍不止,它的整个股票市值甚至涨幅将近200倍。


李寻谈酒 || 谈谈中国白酒资源的所谓“稀缺性”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交流群


茅台股价涨得高有一个重要的说法就是言称茅台酒具有稀缺性,用一些人常讲的话说即是——离了茅台镇就产不了茅台酒,茅台镇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产量只能这么大,由于产能本身的约束导致出现了茅台酒的稀缺性,所以茅台产品价格多年来不断攀升,股票市值涨幅也屡创新高,云云。


这听起来是一个解释圆满的逻辑链,但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言之成立的解释。


从生产能力上来讲,我认为酒没有什么稀缺性这一说。从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来看,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各种酒的产能是没有什么局限不可以突破的。


李寻谈酒 || 谈谈中国白酒资源的所谓“稀缺性”


李寻谈酒 || 谈谈中国白酒资源的所谓“稀缺性”


《酒的中国地理》一书中收录的茅台酒历年年产量和零售价曲线图


以茅台自己公布的数据为例,我在《酒的中国地理》这本书里已经引过相关的增长曲线,从曲线图标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它的产量从几百吨增长到现在一年5万吨,多年来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自己的给自己设定的产能底线——当产能在3000吨的时候它说不能再突破了,到了产能达到2万吨的时候也说不能再突破了,现在到了年产5万吨的水平还在说不能再突破了。


怎么就不能突破了?现在整个茅台镇上跟它自然地理条件相同的酒厂,大大小小数以几百上千计,所有这些酒厂加起来的产能可能不下20万吨,茅台如果想突破它的产能局限,把这些小酒厂全收购之后马上可以变成年产量20万吨。


退一步说,就算全世界除了赤水河谷的地理条件才能满足它的生产质量指标的话,茅台无论向南向北都是还有一定的扩张余度的,比如它们在二合开设的301车间现在就给茅台酒厂生产。


综上所述,酒的产能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技术角度来讲都是近乎于可以不断增长放大的,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酒是没有稀缺性的。但现实当中为什么出现了稀缺性这样一个后果?我认为这与其说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政治经济等其他因素决定的。


《酒的中国地理》这本书里谈到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实际上决定了酿酒产业的分布格局,甚至决定了酒的风味偏好,也决定了哪种酒被人们公认为是好酒、哪种酒被人们公认为是差酒,也就是说决定了酒的价格。


目前茅台酒酒价的升高和股价的升高,更多的决定因素即是当下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所决定的。酒的风味、品质、历史文化这些因素是有作用,但没有那么直接的作用,并不是影响股价的最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相对来说是稳定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却是容易出现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酒的价格和酒厂的股价,酒厂的市场控制手段由此会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稀缺性问题就会产生变化,可能就由稀缺转成过剩,这个时候股股价就会相应下跌。人常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老话应该时常铭记在心。


对于做投资的朋友,我建议大家更多关心与白酒产业直接相关的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的问题,这可能对未来的酒类股票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重要一些。


李寻谈酒 || 谈谈中国白酒资源的所谓“稀缺性”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