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瓶白酒有其二”的川酒,王少雄看到什么机遇和挑战?

作者:云酒传媒 更新时间:2022-08-18 08:24 阅读:816

7月12日,2019年四川白酒行业年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少雄发表重要讲话,在客观评价四川白酒产业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同时,也理性指出其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围绕白酒产业深入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给出思考。


以下为讲话全文。


“五瓶白酒有其二”的川酒,王少雄看到什么机遇和挑战?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少雄


各位酒界同仁、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我们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的年会已经两次在宜宾召开,我作为协会理事长,首先要感谢宜宾市委市政府和五粮液集团公司对协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感谢宜宾市委市政府和五粮液集团公司为全省白酒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刚才,锦花同志代表行业主管部门对协会近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协会今后的工作和全省白酒行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锦花同志的讲话精神,把协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曙光同志作为本届轮值主席作了2018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近一年来,协会为助推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加速实施“川酒振兴计划”,开展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林峰同志代表新一届的轮值主席单位,展望了未来两年协会工作的主要方向。他们讲的意见我都赞同。在我省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刻,他们的发言应当说向协会全体会员、全川白酒行业和全国关心川酒发展的朋友们传递了我省白酒产业大有可为、坚定发展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


大家知道,白酒产业作为我们四川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金字招牌,对于我省国民经济和工业增长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18年省委全委会提出“川酒振兴计划”,明确要高质量地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力争到2020年,确保全省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到2022年,全省产业规模达到38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的比重稳定在40%以上,利润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实现食品饮料万亿目标。从这个角度讲,一方面说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要达到这个目标,我省白酒行业,特别是在座的各位责任很重大。


接下来,我就四川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问题再强调几点。


一、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准确把握我省白酒产业发展大局,进一步坚定推进全省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如何认识我省白酒产业在经历了三年多深度调整,逐步企稳回升的洗礼之后,所显现出来的现实状况和总体态势,在我看来,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判。


(一)产业整体发展良好,逐步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四川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重要省份,其产能和效益都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著名产品品牌也是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白酒产业在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的聚集程度,从世界酒业发展的历史看都很罕见,其间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人文和社会的积淀,具有客观的内在必然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为871.2万千升,川酒为358.3万千升,在全国占比达到41.1%。也就是说,全国人民每喝五瓶白酒就有两瓶来自四川。因此,我认为四川白酒产业基础是雄厚的,就目前而言,从整体上看,仍是有优势的。在中国白酒发展的版图中,四川白酒的份量仍然是举足轻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二是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348家,累计生产白酒358.3万千升,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2300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30%,全省白酒总体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三是对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白酒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其在拉动投资与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就业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必然性。无论是在白酒产业日子好过的过去若干年,还是在三年深度调整,日子不好过的时期,白酒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都是十分突出的。据相关统计,2013—2017年,四川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在饮料食品行业的平均占比分别为32.1%和48.6%,在全省规上工业的占比分别为5.1%和9.8%,约占全省GDP的7%,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目前四川白酒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总体上讲,优越的自然禀赋、雄厚的产业基础,特殊的商品属性支撑和带动着四川白酒产业度过了三年多的“深度调整期”,随着白酒行业的复苏,我省白酒产业开始呈现企稳回升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川酒的发展,从整个产业和行业来看,一直以来存在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整个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之后,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将直接影响我们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上,坚定不移地攻坚克难,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确保四川白酒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不断创新前行。


那么还有哪些属于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是至今仍然没有解决好的呢?我觉得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方式滞后,躺在优势上吃饭。尽管从全国、全省、全行业来看,不论从产业基础、经济指标而言,川酒的传统优势还在。但全国白酒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经过前十年的高速发展,经过近3—4年的调整,整个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的变化,而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一种全局性、深层次的变化,涉及产业发展布局,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深度变革。而就目前情况看,我省白酒产业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这样的变革,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我省白酒行业“小散乱”现象仍然较为突出。


一是小微企业太多,良莠不齐。全省白酒有证企业约1300户,规上企业300余户、仅占27%左右,同时还有大量小作坊,存在着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隐患。


二是生产场地分散,资源配置难度大。目前,各大产区入驻酒业园区的企业还在少数,其他的大都分布于产区各地,难以形成规模。以成都产区为例,邛崃白酒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较好,但是崇州、大邑等地还有近百家企业找不到“娘家”,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是市场秩序乱。我省部分企业目光短浅,各自为战,无序竞争,严重影响川酒溢价能力和品质保障。


由于相当部分川酒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生产、营销、管理方式,互相挤压竞争,忽视发展模式创新,导致整个川酒产业,特别是原酒企业,强者不强,弱者更弱。陈旧的思维方式造成了发展方式转换的滞后,而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巨大作用,我们还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躺在优势上吃饭。事实上,我们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川酒不进则退。


二是市场份额增速放缓,效益与体量不匹配。尽管与同期数据相比,我省白酒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增长,总量在增加。但将发展周期放大后观察,有关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四川白酒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却一直在下降,川酒市场份额正在逐渐缩小。


同时,2018年,全国白酒行业实现利润1250亿元,四川白酒行业实现利润344亿元,占比27.5%,而仅仅茅台一家的利润就高达352亿元,占比高达28%。四川白酒作为国内的产业龙头,虽然产量、销售收入在全国都是最高的,但横向比较来看,四川白酒的效益与贵州相比明显偏低。


这些情况说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四川白酒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川白酒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完全符合我省白酒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三是酒企规模结构失衡,原酒企业发展艰难。我省白酒企业结构以“六朵金花”为“头部”,年收入约700亿元,占比约为29%;“尾部”大量以原酒企业及小规模酒企为主,年收入约1300亿元,占比达到54%;而“腰部”年营收1到20亿元规模的酒企合计营收仅有300亿元左右,只占13%,呈典型的“哑铃型”结构模式。


这个数据表明,川酒“头部”名酒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大,利润高,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但它们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的制约,后续提升空间还需要拓展;“腰部”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例如我们这次评选的“十朵小金花”企业,他们有基础,有自主品牌,有发展潜力,但缺乏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清晰认知,战略方向上还需进一步明晰,还需要在产品品牌、规模效应和营销方式上创新提高,狠下功夫;“尾部”的原酒产业销售收入占整个白酒产业的一半多,从正面看,它是四川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集中体现了川酒在整个中国白酒行业中规模与总量的不可忽视的基础优势;从反面看,我省白酒行业的主要毛病也都集中体现在这一块,因其整体规模大、单产小,总量大、优质少,销量大、利润小的特点,导致我省原酒产业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品牌附加值低,缺失行业标准与定价权,这是影响川酒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认为,要系统地解决川酒“做强、做优”的问题,实现川酒高质量发展,就不能忽视“尾部”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原酒企业的发展,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它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促进他们转型发展。


如何“扬长避短”地高质量发展“尾部”企业?一方面,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方式优化整合资源,为“尾部”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既不能采取简单的行政方式去“拔苗助长”,也不能对其撒手不管,自身自灭,而是要按照市场规律,让这些原酒企业、小微企业在合作共赢的平台上展开充分有序的竞争,让市场去“优胜劣汰”;另一方面,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的办法,充分发挥好我省纯粮固态发酵原酒的稀缺资源优势,下功夫做好行业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基础性建设,做好科技与人才服务,帮助“尾部”企业建设价格体系与营销体系,提升原酒品牌品质,扩大原酒销售市场,在整体上保持和提升川酒的比较优势。


四是产业链整合服务短缺,缺乏顶层设计。我省白酒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十分优越,尤其在纯粮固态发酵原酒生产、香型品类、酒类知名品牌和企业数量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这些优势并未在产业发展的持续竞争中一直保持,近几年反而有被黔酒、苏酒赶超的态势。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川酒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体系,在全国市场竞争中争夺高端价值链的能力不强,整体产业形态比较落后,产业发展战略需要更高层设计。


从白酒企业来看,现代市场竞争已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而是争夺高端价值链的竞争。白酒价值链的特点是生产环节附加值较低,高附加值环节集中在品类开发和市场营销环节,川酒企业在生产环节实力很强,但是盈利价值不高;在产品开发、流通渠道、品牌推广、文化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又不同程度的存在短板,因此总体利润率偏低,造成了川酒大而不强的发展局面。


从行业层面看,川酒企业还没有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四川原酒产销量大、酒类知名品牌和企业数量众多、产品香型结构复杂丰富、多地生产多头并进等产业特点,决定了川酒难以采用苏酒、黔酒的“头狼”战术(苏酒集团和茅台集团带动发展模式),而宜采用“群狼”策略,关键就是要形成群狼合力,各施所长。我省虽然群狼齐聚,但并未真正形成共舞的发展合力,原因在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产业链上下游没有有机整合,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没有建立起来。


二、我省白酒产业深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创新的源动力来自于社会进步的需求,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物质、精神需求的前提就是要求我们对科技、工艺、品牌、管理、营销等各个方面进行一系列从理论到技术的全面创新,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我们全行业企业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具体而言,在发展观念上,四川白酒企业应当做到“三个转变”,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转变营销观念,处理好产品与消费者之间新的市场关系。计划经济时期,一切经济活动以生产为核心,生产带动消费,消费者没有主动权,整个市场均以产品为中心。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效应,产品与消费者间的市场关系已经发展到较高形态,消费者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中心,产品必须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升级。这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创新产品设计,改变营销策略,深入研究消费者内心需求与消费习惯,加快技术营销、生态营销平台建设,把企业服务的对象,覆盖更广大的白酒消费者。


二是转变生产观念,处理好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四川白酒以“泥窖为曲、固态发酵、固态蒸馏”为特点的传统酿造技术,经过历代酿酒师的总结探索,形成了特有风格,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但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助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2016年协会组织企业对江苏、山东等地开展了白酒产业“两化融合”专题调研活动。根据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早在2011年,江苏、山东等地的白酒企业就已重点开展了以信息化集成系统、机械化生产线改造为核心的传统酿酒工艺改造,它们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流程管控和优化上加强“两化”融合;今世缘、洋河投资近亿元用于建设自动化生产管控系统,自主成功研制了中国白酒首套装甑机器人生产线。运行实践证实,这些智能化改造实现了酿酒全程信息化系统的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升。我认为,四川白酒企业应当加大对酿酒装备、生产管理体系的机械化、信息化改造,推进我省白酒产业的技术进步、产业革新。


三是转变品牌建设观念,处理好品牌与品质间关系。四川白酒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川酒的品质上。首先要有好的品质,然后才能有好的品牌。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讲好品牌故事,而忽略品质的提升。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结构是川酒产业发展的根本。具体来讲,消费者如今对品质的追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无差异的优质口感,品质创新、健康饮酒、绿色饮酒、个性化饮酒已成为消费主流趋势。这就要我们的产品开发不但要基于丰富的白酒生产技术理论支持,而且还要很好地把技术理论知识与探索消费者需求的实践有机结合,也要求企业把提升产品品质当作产业命脉的根本来进行研究。


(二)科学宣介白酒文化,加强打造川酒整体品牌。


文化是白酒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魅力影响深远,是中国白酒产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充满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是白酒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虽然针对酒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挖掘工作,然而对社会、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却严重缺失,以至于消费者对中国传统酒文化的认知度非常局限和浅显,往往只看到劝酒、醉酒、过度消费等酒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于酒的正确品鉴方式、健康饮酒的科学标准等知之甚少。文化水平与公众认知之间的错位,导致白酒成了消费大众“最熟悉的陌生人”,可以说在当前白酒产业向基础消费转型阶段,这个现象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


具体到川酒而言,四川白酒产业的单个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已经走到了极致,“六朵金花”更是各具特色,各有各的产品风格和生存空间。但是在推动转型升级过程中,随着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品牌的形式、观念、方式在变化,而我们的现状是品牌多、散、不强。


我认为,无论是原酒,还是优势品牌酒也好,一定要同心协力、抱团取暖、整合资源,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搭建信息化平台、整合研究团队、搭建专门营销包装策划团队等方式,围绕重塑提升川酒整体形象这个核心,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川酒区域品牌、原酒品牌培育和运营、优质品牌价值提升,川酒历史文化、川酒传统酿造工艺挖掘、收集、整理和传承,引领白酒消费行为和习惯、培育川酒消费市场,推动川酒文化与旅游、康养等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川酒的整体品牌,建立良性发展的机制,让整个川酒产业能在新一轮的竞争当中,创造新的辉煌。这既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四川白酒产业积累到较高阶段之后的必然结果。


(三)优化整合产业资源,搭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四川和贵州、江苏有很大的差别,贵州和江苏有他们特点,特别是贵州,茅台一家的利润比我们全省的总数还要大。我们的产业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在价值链上还处于低端,价值与价格相背离。我们的品牌价值很好,但在价格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都说明川酒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确实需要我们从川酒全行业全产业练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如何搭建优化整合资源,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促进川酒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推动四川白酒创造新的辉煌。


设计搭建川酒产业资源优化整合与全产业链互动发展平台,需要从四川白酒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探寻统一协调的优化整合方式,搭建具有创新驱动能力,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合作平台,是能够承载行业总体谋划,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等方面具体工作,优化提升川酒品牌价值,聚合引领川酒优势发挥,推动研究解决川酒转型发展主要矛盾和问题,促进川酒品牌跨区域合作和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合作共赢的产业推动平台。。


总之,平台应当是基于全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政府主导、协会主推、企业主体、多方联动,资本多元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新型合作平台。


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汇集全川酒业同仁,群智群力,四川白酒产业一定能够充分发挥既有产业优势,创新聚合资本、品牌、科技、文化等优质要素,迎来又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之奋斗吧。


谢谢各位!


2019年7月12日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