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一款白酒是否在提质?

作者:辉月有话说 更新时间:2022-11-22 21:52 阅读:212

前几天,把酒友常问的三款白酒串一起,写了篇《白酒第X代,一代不如一代》。


我想说的是,目前这三款酒的性价比一代不如一代。


有人却认为,我在说整个白酒行业的酒质一代不如一代。


不知道是真没看懂,还是故意没看懂。


既然聊酒质,那就把这三款产品从酒质上再说一遍,顺便谈谈个人对白酒行业酒质升与降的看法。


文字上,我尽量平铺直叙。情绪上,您也克制一下,避免波动太大……


1、普王酒质


茅台系列酒产能提升了,有人说老普王是碎沙,新普王是坤沙,酒质是不是升级了?200多值不值得囤?


怎样判断一款白酒是否在提质?


个人观点:普王在茅系产品中的地位,一年不如一年,酒质不会提升,至少目前没有提升。


茅台系列酒产能在扩张,但茅台系列酒的新品也层出不穷,已被边缘化的普王,酒质不会有大变化,更多是勾调方向的改变。


从产品简介看,2017年之前的普王,采用本地优质糯高粱,茅台传统工艺。2017年之后的普王,采用优质糯高粱,大曲酱香传统工艺。


关于新、老普王的坤沙、碎沙工艺问题,茅台没有正式回应过。


酱香白酒工艺,有茅台传统的12987工艺,也有续楂工艺和四轮清楂工艺,这些都属于大曲酱香。


如果说以前普王是碎沙,如今是坤沙,那说明茅系产品简介在骗人。


如果官方简介在骗人,那老普王是碎沙,新普王是坤沙的非官方说法,也不一定靠得住。


如果这两种说法靠不住,那还有两种可能:要么新老普王都是坤沙,那老普王原料占优;要么新老普王都是碎沙,那新普王理化指标占优。


理化指标占优,并不代表酒质和口感一定好。就像如今的新迎宾,它也是优级,但酒质明显不如老普王。


从口感上来说,新普王苦味轻、香味淡,老普王香味好,但苦味略重。


个人以为,新普王更多是工艺、原料和勾调方向的改变,酒质水平没有提升。


2、第十代泸特酒质


第十代泸特换装提价,有人说比第九代强很多,酒质是不是真的大幅提升?能不能达到八代水平?300多元值不值得囤?


怎样判断一款白酒是否在提质?


个人观点:泸州老窖特曲,从产品历史来看,一代不如一代。第十代不如早期九代,调味酒略好于停产前的九代,它的主体酒质没有升级。如今泸特和第九代可以衔接,但和世纪之初的第八代根本不是一种酒。


2016年,泸州老窖募集74亿左右资金扩产。扩产项目分为两期,一期新建窖池7000口,产能3.5万吨,预计2020年投产。二期新建窖池13000口,产能6.5万吨,预计2025年投产。


2020年,一期项目完工,7000口新窖池如期投产。


同年6月,泸州老窖发布公告,在74亿基础之上,再发行15亿左右公司债,以产能置换的方式进行技改,用来扩大高端产能。


产能置换,说白了就是用新窖池生产中低端,把原来生产中低端的窖池用来生产高端。


根据泸州老窖2015年年报显示,其百年以上窖池的高端基酒产能在3000吨左右,这一产能在2020年之前变化并不大。但根据泸州老窖规划,它要在2025年实现高端产能2.5万吨,其中将近2.3万吨,需要通过产能置换来完成。


对于这一规划,新窖池表示压力很大,但也并非不可能,这离不开人工老窖技术的发展。


所谓人工老窖,是任何一个浓香酒企都不想公开说,却又绕不开的技术。


浓香白酒的生产,尤其高端优质基酒的生产,严重依赖窖池。窖池越老,产酒率和优级率越高。


按传统方式,一口窖池,要培养三五十年,才能产高端酒,严重制约浓香白酒产能。


做为曾经的浓香老大,泸州老窖是较早研究人工老窖技术的酒企,从60年代就开始相关实验。


如今人工老窖技术日趋成熟,只要十来年,就可以达到百年老窖水准,这也是各大浓香酒企快速提高产能的基本前提。


泸州老窖想把原来不到百年的窖池,尽快提升到百年窖池水平,以增加高端产能。这点相对容易实现,可以通过人工窖泥替换、延长发酵期、回窖发酵、双轮底发酵等一系列手段提升高端基酒产能。


刚建的新窖池,低端产量大,中高端产能有限,需要时间培育。原来生产中端产品的窖池,又被高端产能挤占。


综合来看,泸州老窖的产能置换计划,短期对中端产能冲击较大,这是泸州老窖的换挡期。


这个时期,任何一个大规模扩产的浓香酒企都会有,比如五粮液、洋河,谁都无法避免。


在这个时间节点,泸特主体酒质全面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在中端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即便提升酒质,那国窖之下、泸特之上的产品也比卢特优先级高,一时半会轮不到它。


至于调味酒,倒是会富余些,毕竟原来置换出的高端产能增加不少。


从口感上来说,第十代泸特在香气和甜润程度上,比停产前的九代,略有提升。


个人以为,第十代泸特调味略好于停产前的九代,不如早期九代,离世纪之初的八代差距明显。泸州老窖产能完全释放后,泸特酒质有可能全面提升,但不是现在。


3、第六代古井贡酒


第六代古井贡酒,宣传说是记忆中那瓶老名酒,是不是真的?


怎样判断一款白酒是否在提质?


个人观点:不是真的,也不可能是老味道。一是因为制曲与原料的改变,二是因为这款酒的酒质达也不到原来高度。


古井贡酒宣传的老味道和它的“年份原浆”一样,都是概念营销。


很多人追求老味道,实际只是想要一种感觉,并不是真想要原来的口感。时代在变人们的口感偏好也在变,当老味道真正呈现的时候,除了老酒鬼,市场认可度非常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董酒,它在短短几年之内,完美演绎了大众口感偏好史,酒体风格变化之剧烈,无出其右。


古井贡酒同样如此,它在制曲与原料,还有发酵时长上,与早期古井贡酒已经有很大不同。


酒厂宣传说是记忆中的那瓶老名酒、老味道,只是一种概念,并不是说这款酒真的是老工艺、老味道。


第六代古井贡酒,定位在百元档,无论工艺还是酒质,除了瓶型相仿,其它与老古井贡酒不搭边,也不可能是老味道。


4、三款酒总结


200多的普王,在茅台系列酒中的地位一年不如一年,酒质没有提升,更多是原料、工艺和勾调风格的变化。


300多的泸特,从历史来看,依然一代不如一代。在产能置换的节点上,调味酒略有改良,基础酒质没有明显提升,达不到第八代水平。


第六代古井贡酒,除了瓶型与老名酒相仿,其它无论原料还是工艺、定位,不会是记忆中的那瓶老名酒,也不可能是老味道。


这三款酒目前价格下,性价比不如以往,一代不如一代。


5、酒质的升与降


关于酒质,上篇文临近结尾写道:其它行业,有可能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在白酒行业,相同的包装大多一代不如一代。”


有人只看到“一代不如一代”,没看到“相同的包装”、“大多”,这两个前提。


一款酒,包装十几年如一日,酒质能保持稳定不下降,那是业界翘楚。白酒行业能做到的,凑不够一巴掌。


一款酒,如果基础酒质没变,只是基酒年份加长或调味酒有所变化,肯定公之于众,包装也会有所改变。比如第四代舍得、第十代泸州老窖特曲、第四代红花郎、第六代古井贡酒、各种颜色的王子、换装的海之蓝和天之蓝、新版尖庄、尚未面市的新版五粮春。


一款酒,如果酒质提升明显,肯定会出新品。比如M6+、新汉酱、赖茅一代工匠、小五粮、沱牌T68,泸特60版和80版、沱牌复刻、文君复刻等等。


白酒品质的提升与下降,关键取决于产能,还有产能不足时面对市场需求所采取的抉择。


纵观白酒行业发展史,茅台是在不同年代采用相同风格包装,酒质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至于其它品牌,质量波动较大。很多酒的成名经典包装,已沦为最低端入门款。


浓香型白酒,每生产1斤高端产品,通常会伴生9斤左右中低端,产能扩张时,这一比例会更高。


这也意味着,当一个浓香酒厂产能释放,酒质最先提升的是低端,然后是需要时间贮存的高端、次高端和中端(产能置换过程中产能被挤压)。


五粮液,是较早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张的浓香酒企,其次是洋河。这两家扩产窖池的产能,已经进入释放期。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未来可以期待,但短期产能依然拮据。


从产品结构上,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五粮液和洋河的贴牌,很少见到食用酒精和香料。反观泸州老窖和古井贡酒,有点捉襟见肘。


洋河这几年产能爆表,酒质也都有所提升,尤其是M6+相较于M6,M3水晶版相对于M3,不仅酒质提升,每瓶容量还增加了50ml。生产上洋河很努力,但想让市场认可,仍需要时间。有很多消费者,依然忘不了前些年海之蓝的酒质波动。


各大知名上市酒企,最近几年要么疯狂扩产(泸州老窖、古井贡酒),要么前期扩充的产能在逐步释放。


长期来看,中国不缺酒,但长期缺好酒,优质纯粮白酒的产能依然不足。


所谓酒质的升与降,行业没有固定趋势,关键还是看各自产能、定位和面对市场诱惑时的节操。


怎样判断一款白酒是否在降质?


酒企不会说,媒体不敢说,你只能自己猜。


怎样判断一款白酒是否在提质?


很简单,酒企会通过官方渠道和各大媒体,用换包装、提价的方式告诉你。


包装没换代升级、价格也没涨、官方也没正式宣布提质,酒质却默默升级的产品,不能说绝对没有,只是没见过。


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写文,歧义少,就是又闷又啰嗦......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