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千万不能做的事,过量饮酒和强势劝酒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12-02 21:39 阅读:886

大陆酒文化的发源地在婚丧嫁娶、朋友聚会、公务往来,都离不开酒,也流传了“无酒不成席”这样的佳话。适当饮酒能通经活络,也能降低人心理戒备,在人际交流里起到润滑剂的作用。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白酒也不例外,过度饮用不但让人失去理智,更损害健康,甚至死亡,所以在控制自己饮酒量的同时还应该照顾身边人,更不能用身份或者其他借口强势劝别人喝酒。


酒桌上千万不能做的事,过量饮酒和强势劝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早已经脱离了那个“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时代了,面对酒桌上的“干杯”,大可不必一饮而尽。然而,为何宴席上劝酒愈演愈烈,人们不得不一醉方休?


饮酒附带着社交功能,劝酒能实现服从性测试。上下级或者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劝酒试探对方,如果对方接受劝酒,也就意味着对方能承认自己的权力,一句句劝酒专用的言语异常刺耳:“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感情深一口闷”等等,言下之意就是不喝我们就不是朋友,不喝就没感情可谈。人人都知道醉酒身体难受,对身体健康有害,但劝酒者就是要对方摆明态度,仿佛再说:“喝着点酒我很难帮你办成事儿啊”!


有的人把劝酒当娱乐,乐于看别人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种心理看似变态,却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压抑自己的情感。而通过喝酒,能放松警惕,把压抑的情感表露出来。劝酒者步步紧逼,劝酒演变成灌酒。而面对死缠烂打的劝酒,大多数都招架不住,导致被灌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劝酒劝出事儿,责任跑不掉。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劝酒者如果“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或者“强迫性劝酒”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如果说在一场宴席中有人因为被灌酒出现了事故,那么牵扯的不仅仅是他本人,还有在场的部分宾客以及主办方,除了赔偿金额以外,还有一定的牢狱之灾,所以千万不要喝太多的酒,更不能参与或者坐看别人被灌酒,当看到有人蓄意灌酒的时候,应该出言提醒或者动手阻拦,即便因此得罪人,总比喝出事情要好很多。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