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作者:茅酒管家 更新时间:2022-12-19 23:51 阅读:911

随着祖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茅台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其中酒瓶的演变是茅台发展的重要环节。


1、1950s 早期技术难题下的茅台酒瓶


建国初期,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3%,现代化工业则近乎于无。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茅台酒所用的酒瓶还是仁怀当地生产的土陶瓷瓶。这一阶段的茅台酒瓶分为两种,一种为葫芦形,形似酒坛,另一种为两节或三节的圆柱形,俗称“三节瓶”。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期贵州茅台酒(三节土陶瓶)


由于当时制陶工艺技术不发达,制坯时酒瓶无法一次制作成功,所以瓶体要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制作,再进行衔接,表面粗糙,衔接痕迹十分明显,更易渗漏。这就是所谓的“三节瓶”。


土陶瓷瓶的粗粝是百废待兴的印记,它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艰辛起步。


土陶瓷瓶的渗漏问题严重,所以,茅台酒厂不断对茅台酒瓶进行改进。20世纪50年代末期,外销的茅台酒开始使用白瓷瓶作为酒瓶包装,但白瓷瓶的成本较高,因此,内销茅台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仍使用土陶瓷瓶。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1957年“金轮牌”贵州茅台酒(白瓷瓶)


2、1960s 经典永恒的乳白玻璃瓶


在20世纪60年代,茅台酒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1957年至1966年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工业现代化的观念正深入人心,机械生产的水平和效率也都较20世纪50年代突飞猛进。


1966年,乳白色玻璃瓶终于通过技术攻关试制,彻底解决了避光、渗漏、外观美观程度三大问题,结束了茅台酒包装用土陶瓷瓶的历史,也逐渐把茅台酒的基本造型稳定下来。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20世纪60年代贵州茅台酒(乳玻瓶)


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在20世纪60年代也有所改变。享誉海外的中国产品里,就有茅台的身影。起初,乳白玻璃瓶茅台仅用于外销,自1966年7月,内外销陶瓷瓶一律改用乳白玻璃瓶,瓶盖用红色塑料螺旋盖。


乳白玻璃瓶身的茅台酒,成为茅台酒的经典造型,不仅在中国声名远播,在国际市场也脱颖而出,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


3、1980s 国际化、多样化的茅台酒瓶


在这一时期,茅台面临的主要问题也由技术难题向如何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转变。为了与国际接轨,在1985年,茅台酒由重量制改为容量制,即由500克/瓶改为500ml/瓶。这是茅台酒进入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20世纪80年代贵州茅台酒(酱瓶)(原特需)


在20世纪80年代,茅台还紧跟时代步伐,自我革新,展现出了新的魅力。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酱瓶”茅台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发展,走向鼎盛。“酱瓶”是指原本用于区别普通茅台而使用的挂色釉陶瓷瓶。在这一时期,“酱瓶”的釉色进一步丰富,出现紫釉、黄釉、黄麻釉、黄黑釉等茅台酒瓶。


4、1990s 焕发新光彩的茅台酒瓶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2001年贵州茅台酒(庆贺北京申奥成功)(原箱)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茅台开始推出纪念酒、定制酒产品,无论是颜色、材质还是瓶型,各个方面都在变化。


贵州茅台酒(香港回归纪念)、贵州茅台酒(庆贺北京申奥成功)、贵州茅台酒(庆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纪念酒相继诞生,以变革创新焕发茅台新光彩,以独特魅力展现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酒瓶不仅仅是盛酒的容器,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茅台冷知识


茅台是我国最知名的酒类品牌,茅台酒也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但即使对于喝茅台多年的酒友,关于茅台的这些冷知识也未必都知道。来看看你知道几个吧~


1、茅台酒瓶是玻璃瓶


茅台酒瓶像瓷器,但是,它并不是瓷瓶。茅台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茅台人称“乳玻瓶”。之所以要用这种瓶子,是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影响酒的品质。


1966年3月,茅台酒厂厂长刘同清和技术员季克良参加轻工部出口酒工作会议,决定将茅台酒陶瓷瓶改为螺旋口的白玻璃瓶。当年7月,内外销陶瓷瓶一律改用乳白玻璃瓶,沿用至今。所以,这样算来,茅台酒瓶现在已经53岁了。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2、红飘带的奥秘


茅台酒红色飘带的内侧是有数字的。它代表着茅台包装员工的工号,从飘带上的工号就可以知道每瓶茅台的经手人是谁了。


除了防伪溯源,它同时还具有检测漏酒,标志性装饰的作用。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3、茅台酒瓶底代码


茅台酒所使用的瓶子都是有代码的,共有四种:HB、MB、CKK、口,它们代表的是酒瓶生产的厂家。


同一箱茅台酒瓶底部的标志应是一样的(最多只能有两种),若一箱茅台的标志各不相同,就有可能是造假商人回收酒瓶后手工装箱,因为回收的酒瓶,很难做到底部标识的统一 。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4、一瓶茅台不是一斤


茅台酒酒瓶上面标注的规格是500ml,我们往往以为,一瓶茅台酒就是“一斤”。但事实上一瓶茅台酒并不是一斤,而是要低于一斤,因为酒的密度要比水的密度小。


1986年9月1日起,茅台酒瓶的计量废除了1斤装,改为500毫升等规格。1986年前的茅台则是一斤,大约540ml。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5、茅台的英文


茅台的英文商标是MOUTAI不是MAOTAI。


上世纪20年代,贵州茅台酒已经走向世界,当时使用的是威妥玛拼音,还没有现代汉语拼音,贵州茅台酒就是KWEICHOW MOUTAI。


而直到1958年2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此后,在中国大陆地区,威妥玛拼音系统逐渐被现代汉语拼音所取代。


但是由于贵州茅台酒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继续沿用KWEICHOW MOUTAI这一拼写。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6、瓶口珠子的作用


很多喝过茅台的人都知道茅台瓶口有两颗小珠子,这两颗小珠子是用玻璃做的。


在酒瓶口添加两颗小玻璃珠,有四个原因:减缓倒酒时酒液流出速度;珠子大小恰好堵住酒瓶开口,起到一定的辅助封闭作用,防止开瓶后酒香过快散发;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漏酒、洒酒;防止倒灌造假。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7、胶帽三行喷码是什么


胶帽上的三行喷码数字,第一排喷码是出厂日期,即这瓶酒的包装日期。


第二排喷码是生产批次,即该酒体的勾兑日期及批次,格式为“年+顺序号”。因为每一瓶茅台酒都是需要百种以上的基酒组合,以酒勾酒勾兑调味之后,还要分批次继续存放一定的时间,之后才会灌瓶出厂。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第三排喷码是不同批次流水号,即这瓶酒在当天生产过程中下线的瓶号,通常为五位数字。


为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从2017年7月7日开始,在原瓶帽喷码的第三排流水号前加两位班组编码,班组编码由“A+一位大写字母”表示,所以你现在看到的生产日期如果是2017年7月7日以后的酒,第三排流水号应为“A+一位大写字母+五位数字”。


这三排数据具有唯一性,若出现三排数据都相同的两瓶酒,则其中必有一瓶属假酒。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8、一瓶茅台可倒多少杯


用目前茅台酒自带的第三代小酒杯(8ml)装酒,大概能装62杯左右,按市场零售价算,相当于37元钱左右一小杯。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9、飞天与五星区别


飞天茅台与五星茅台是一样的酒,在品质上面没有任何的差别,同一车间生产出来的茅台酒,上午装飞天茅台的瓶子,下午装五星茅台的瓶子。而之所以要区分开来,只是为了便于内销与外销的区分而已。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10、飞机上曾供应茅台


早在1975年开始,乘坐中国民航国际航班的旅客都免费赠送茅台酒1瓶。后来直接改为免费供应,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取消。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11、茅台曾尝试异地生产


在1974年,国务院有关领导亲自主持茅台酒的易地生产规划,从技术人员到工艺流程,再到原材料、辅料、生产设备,甚至试验基地等也从茅台酒厂搬运,严格按照茅台酒酿造流程、遵循自然变化进行严苛试验。


整个异地试验历时十一年,经历9个周期、63次轮次,30000多次分析试验。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1985年包括时为茅台酒厂总工程师季克良先生在内的25位专家对试验制酒进行评定。最终鉴定委员做出了“鉴定酒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但始终不是茅台。


而那款原本是复制茅台酒的白酒,更名为珍酒,现在也自成一家,有些名气了。


12、红色印章「一七〇四」


茅台酒外包装盒上的红色印章“一七〇四”,1704这个年份对茅台品牌具有特殊的意义。


据悉,1704年以茅台命名的白酒品牌开始出现。茅台镇最早的烧房之一“偈盛烧房”于1704年将其生产的酒正式定名茅台。因此1704便成了茅台酒的历史源头。


从经典到国际化,讲述茅台70年来酒瓶变化过程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