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宝地,安徽境内竞争激烈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1-04 09:34 阅读:927

或许你并不会注意到,当你每乘坐一次高铁的时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淮宝地,安徽境内竞争激烈



虽然从地图上看,高铁在安徽只是“一闪而过”,然而,自百年前老京沪线时就占据很重要地位的皖北重镇蚌埠,却为徽酒提供了冲出围城的良机。而蚌埠身后林立的庞大徽酒阵营,自古就有着白酒生产与消费的传统。


2014年安徽省拥有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88家,产量为43.6万千升白酒,同比增长4.66%,产量占全国比重的3.47%。


以京沪线为参照线,安徽省内白酒区域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路东,牵引苏、鲁白酒大省


京沪线/高铁以东,以宿州、淮北、蚌埠、滁州等运河沿岸地区串起的东部地区,沿袭了北边与山东、江苏相连的传统白酒产区。这里除了是历史有名的古战场,留下“兵家必争之地”的美名外,也形成了连成一片的白酒消费区。以枣庄、徐州、蚌埠为中心的区域内,云集了众多的白酒热点消费区域。总体上来说,这一区域的生产型企业并不突出,但由于相邻山东、江苏等白酒生产大省,使这里成为周边大型生产企业的重要区域市场。


当然,位于淮北的口子窖是该区域内不能不提的企业。这家老牌企业成立于建国之初的1949年,原为“国营濉溪人民酒厂”。五十年代初,在几家当地古酒坊基础上征地扩建,初具规模。1997年由淮北市口子酒厂、濉溪县口子酒厂两家区域龙头合并成立的安徽口子集团公司强势出击。


2002年12月,口子集团联合其他发起人股东发起成立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使企业真正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一发不可收。多年来,口子以罕见的雄心与步伐始终位居安徽酒第一阵营,充分运用市场价格与营销推广两大利器,保持了优势地位。目前口子窖拥有包括首届中国酿酒大师等在内的技术创新队伍及一批国家级、省级专家。产业以独具特色的兼香型白酒为主导。


口子的真正发展,始于1999年推出口子窖5年,这款核心产品自推出后至今旺销15年,不仅绝对主力地位没有动摇,连产品包装都没有做过大的调整。在全国区域名酒中,口子第一个明确政商务社交饮酒定位,以盘中盘成功开启中国白酒营销时代。从整个徽酒板块来看,口子窖5年一直是徽酒政商主流人群消费的价格定义者;此后,徽酒板块历经数次提价和发展,口子的主力产品都是至关重要的参照物。


经过多年在本土市场的打拼,口子窖已经成为安徽省内举足轻重的白酒企业。虽然也经历了数次的起浮与波折,但凭借稳定的质量、强大的营销与合理的价格策略,口子窖始终定力不减,稳立潮头。数字是最好的解读:几年前的白酒“黄金期”,2011年至2013年,口子酒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0.92亿元、25.07亿元、24.47亿元,牢牢锁定在20亿元以上,净利润则分别为3.97亿元、4.56亿元、3.98亿元。2014年,口子酒业的营收虽然下滑到22.59亿元,但仍保持了20亿元以上的态势,净利还同比上涨了6%,达到4.22亿元。今年上半年,口子窖营业收入13.09亿元,净利润2.72亿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更为可喜的是,今年6月29日,颇具含金量的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安徽省内第四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产品、价格、营销,再加上资本的“四轮驱动”,也将为口子增添新的动力引擎。


路西,虎踞皖酒核心区


相对于东部,京沪高铁以西则是另一番景象。亳州、阜阳、再加上后起之秀六安、呈半月型包围着省会合肥这个典型消费市场。这里是皖酒的核心区域。安徽是一个轻工大省。白酒产业一度几乎占据全省工业产值三成以上。受历史的原因的影响,90年代初期省内80多个县市、区仍保留看地方国有性质的白酒企业50多家,特别是以当时的阜阳、淮北为中心的皖北白酒产业基地,表现出了无可双拟的强劲发展势头。资料记载:在阜阳、亳州未区划开时,阜阳市13个县市区处处有酒厂,而且都经营得相当红火,尤其是品牌推广方面表现突出。当时的古井、金种子、双轮、沙河王、焦陂五大白酒企业声势浩大,给当时的安徽白酒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历史上看,安徽由于地处中部,以长江、淮海水运交通为主,缺乏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更为便利的物流与交通,造成大量的白酒以省内销售为主,在培养了大量的白酒消费市场的同时,缺乏“走出去”的便捷通道。改革开放,为安徽白酒走出本省,辐射全国创造了条件,也使安徽白酒企业的格局与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眼光短浅的企业难以经受市场的考验逐步走向没落,而具有长远战略眼光与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则脱颖而出,占据行业至高点。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整合,这一区域的白酒企业虽然仍有较为强大的“群众基础”,但产业布局已经历经市场的粹炼,渐趋集中,形成了以古井、金种子、迎驾为代表的三大巨头。这三家企业和前述口子窖一起成为目前安徽白酒在A股上市的四大白酒企业。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位于安徽亳州的古井贡是安徽白酒的代表。长期以来,古井贡以历史与品质的优势占据着安徽白酒的头把交椅。早在50-60年代获全国大奖,从民间百姓口中的名酒成为国家专业评比产生的“八大名酒”,国家对古井贡酒质量的肯定,奠定了古井中国著名白酒的地位,更在全国白酒消费者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改革开放之后,安徽白酒率先走入市场,再加上企业领导者对品牌推广与营销理论的充分大胆实践,古井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与提升。特别是通过价格的合理提升,古井逐渐摆脱了中低端酒产品与市场的束缚,实现了在高端酒市场的开拓。经过近30年的打造,古井已经在高端酒市场站稳了脚跟,从而与省内其他企业拉开了档次与距离。


在安徽,白酒高端市场上古井和口子双雄并峙;中档市场上起初大国割地而据,小国分势而立,最终拼杀角逐形成了迎驾、宣酒、金种子三足鼎立之势;低端市场上内外交兵,群起纷争。近年来受政策影响,高端白酒大幅下滑,中档白酒保持稳幅增长,继而导致徽酒主战场集中在了50~100元这个中档价位。激烈的市场上,不再是桌游上的舞枪弄棒,而是真人版的枪林弹雨,一招一式间尽显现实残酷。


阜阳是安徽酒业集中发展核心中的核心。安徽金种子就坐落在这里。与不少酒厂一样,金种子始建于1949年,长期位居全国重点骨干酿酒企业。虽然是老牌企业,但金种子的战略思路绝不保守。早在1998年,金种子股票就在上交所上市,是安徽,乃至白酒行业较早上市的企业之一。


除了以“金种子”命名,金种子旗下的知名品牌还包括“种子”、“醉三秋”和“颖州”,其中以“醉三秋”历史最为悠久。金种子的产品定位一直为大众名酒,这使得他依靠庞大的产能与营销能力坚守中低端市场多年,积累了不少市场经验。旗下拥有不少系列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祥和种子、柔和种子系列,曾经在安徽中低端市场颇具影响力和品牌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运作后,柔和系列的价格体系越来越透明,不断走低。面对产品老化,金种子阶段性的做出及时调整,推出新品进行产品升级,保持产品的延续性。与此同时,金种子在多年前就大量向老人、老师、军人等社会人士免费赠酒,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送万家”活动。金种子的这些公益赠酒活动,很好地进行了市场公关,牢牢掌握了中档产品市场的主动权,再加上新品的推出创造活力,使产品常年保持粘性。


除了依靠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创新的营销与品牌战略也是皖酒得以快速壮大的重要因素。地处亳州南部的六安,是皖酒后起之秀迎驾的厂区所在地。这里位于大别山麓,淮河上游的纯净水源与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天然的酿酒地。与前辈相比,迎驾历史并不久远,然而近年来几次市场机遇期都被企业成功抓住,让迎驾一跃成为安徽白酒中的明星。迎驾的产品线极为丰富,下到十几块钱的低档酒,上至几百块的年份酒,产品覆盖全系列,这也是迎驾集团一贯坚持多元化发展的体现。迎驾新推出了价格高端的迎驾年份酒,攻战徽酒高端白酒市场。同时继续高举“国人迎宾酒”的旗号,弘扬中国传统迎宾文化,为高端年份酒增添底气。就目前来看,迎驾年份酒已经逐渐起势,市场有一定的反响。在中档市场表现不错的金星、银星系列也长期保持了市场的稳固。进入酒业调整期以来,在高端酒受影响的情况下,迎驾一度展开的进军京沪等一线市场的战略被暂时搁置。加大中低端酒的市场力度,同时强化了生态酿酒的概念,以企业所在地优质的环境与旅游资源,继续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成为企业优先实施的重点,并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同时,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进一步吸引投资也是迎驾重要的战略目标。与口子窖一样,几经周折,今年上半年,迎驾也迎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成功实现了国内上市,相信摆脱了资金束缚的皖酒之星,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南部,大众酒快速深入人心


除了阜阳核心区,位于京沪高铁南部的滁州地区也具有白酒发展的基因。宣酒是徽酒业内的新生代强势品牌。近年来,小窖酿造的持续传播逐渐深入人心,宣酒不断走红安徽市场,成为热门品牌之一。但随着安徽几大酒企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宣酒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市场份额也有所停滞,发展势头有所放缓,但仍在区域中低端市场占据优势。宣酒基本采取稳扎稳打,扎实推进的市场开拓模式。对于竞争激烈的竞品根据地,宣酒表现的十分谨慎。在终端层面上,前些年,宣酒和金种子对于门头的投入都非常强势,在这场正面交锋战中,双方均投入大量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全省的份额仍无法与几大巨头相比,但宣酒在合肥中档白酒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对这一重点市场的培育已经进入收获期。


众所周知,安徽的白酒市场风云变幻,没有永远的王者。历史老名牌与品牌新兴的产较量已延续多年。经历了一波波的剧烈竞争动荡,安徽白酒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期,集中度较高的几大企业已经开始眼光向内,把注意力集中在打造硬实力上。相信拥有天然产能、市场与营销优势的安徽酒企,会利用行业转型期站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15年第10期)


本专题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和各上市公司企业年报


李澎:《中国酒业》杂志副总编,资深酒业媒体人。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酒业快销、IT电商、自动识别等众多专业媒体新闻报导及出版工作多年,曾主持编写《中国酒业课题研究汇编》(2011-2012)、《2013中国酒业研究报告》、《中国酒业发展现状白皮书》(2013-2014)等行业出版物。

精彩内容推荐


点击查看


免责声明:本公众平台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个人的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力所能及地注明初始来源和原创作者,如果文章作者认为本公众平台某部分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