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酒的礼仪:列举民间饮酒的基本规矩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3-01-11 04:08 阅读:491

中国古代关于酒的礼仪:列举民间饮酒的基本规矩


中国古代关于酒的礼仪:列举民间饮酒的基本规矩



古代民间酒规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规使每桌酒都达到释怀、遣兴、融情、交友的目的。在觥筹交错之间,烟气氤氲之中,像五醍浆美酒一样清醇、凝重、馥郁、浓烈、醇厚,使每一个酒客陶醉,流连忘返。


在我国的中部、东部等传统汉民族习俗保留较多的农村,一般有先干门前杯之说。有些地方礼规严格,门前杯必干。而后交叉互找应答,在圆桌超过8人的席上,常设两名“酒司令”,分管斟、派、论、斗,一般酒量较大。宴席将终,须饮尽最后一杯。


下面就列举一些民间饮酒的基本规矩。


1.斟酒


斟酒时不可满杯,免得客人喝不完浪费,也免得使客人无法端杯。再斟酒应在对方干杯后,或杯中酒很少时。为长者斟酒不必太频繁,斟酒时切忌摇动酒壶或酒瓶,切忌将酒壶口对着客人。为客人斟酒应从长者开始;接受主人敬酒时要双手扶杯;接受长者斟酒更应一边扶杯,一边微微欠身,与主人碰杯时注意比对方酒杯端得低些,以示尊敬。


2.敬酒


主人首先要向第一客人敬酒,然后依次向其他客人敬酒,或向集体敬酒。客人也要向第一主人回敬酒,再依次向其他主人回敬酒。晚辈应首先向最年长者敬酒,再依次向长者和同辈敬酒。向女士敬酒,或女士向客人敬酒,应举止得体,语言得当,不要失礼。当别人正在喝酒、夹菜、吃菜时,不要敬酒。晚辈不宜让长辈敬酒。


3.祝酒


主人在饮酒前要根据饮宴的内容和对象表达对客人的良好祝愿,以助酒兴,主要形式有三种:


一是祝酒辞,在大型外交或社交活动中,首先应向东道主致辞,随后由客人代表致答谢辞;在家宴、婚宴、朋友聚会宴中,也要视情况致祝酒辞。


二是以诗代替祝酒辞,我国酒诗联姻,爱好以诗祝酒。


三是祝酒歌,我国少数民族多以此种形式祝酒,能让客人兴高采烈,酒场气氛也十分轻松、活跃。


4.饮酒


主人在款待客人时,既要热情,又要诚恳;既要热闹,又要理智;切勿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斟自饮为好。


凡是对方真心诚意相邀,应爽快作答,不应推辞,不得口头上答允赴饮,却仍稳坐家中,等到对方再次来请才动身,甚至请三请四还想推辞,到了推辞不掉时,才姗姗来迟。这样往往使对方认为你不相信他。


赴饮不宜迟到,如酒菜已上,别的宾客皆已就座,唯你一个迟迟未来,若是等你,酒菜易凉,怠慢了先来之客人;若是不等,又是对你不恭,搞得主人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5.控酒


所谓控酒,就是在宴会上要根据自己的酒量,饮到五分为最佳,要节制饮酒,以免失态。


古人云:“量小随意,勿设所难”,“大量豪饮,并不骄人”,“主人量微,频为之代”。不提倡强行劝酒,充分尊重客人的意愿,让酒宴轻松如意。


不要采用将酒杯反扣桌上的方式拒绝饮酒。亲朋好友相聚一次不容易,酒兴话多,但应注意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来日生产、工作和学习。况且久饮易醉,醉不成欢。例如,三国时期曹植“任性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常饮酒无欢,遂发病薨”,享年仅41岁。


6.言酒


酒席间,难免会有高谈阔论,或对某人某事发表议论,提出个人看法,这本是正常的,切忌抱个人成见,不能一言不合,争论到底,互不相让,定要决出胜负,那样做没有什么意思。明代莫云卿在《酗酒戒》中也谈到:与友人饮,以“唇齿间沉酒然以甘,肠胃间觉欣然以悦”为限,超过此限,则立即“覆觞止酒”。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