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作者:中国酒业新闻 更新时间:2022-08-26 20:07 阅读:820

吴佩海 华夏酒报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八大名酒的诞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推动了酒类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酒类发展史上的一部华彩篇章······


观潮当下的中国酒业,各酒种的领军者多是名酒企业,这就充分说明了历届全国评酒会的价值与作用。而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其拥有的意义和地位不言自明。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于1952年举办,距今已过去了70年。其举办的背景和过程,我国著名酿酒专家王秋芳高工作为亲历者曾有过多次论述。根据当事者的回忆和有关资料,应该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与红星酒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如何让百姓吃得饱饭又喝得上酒,成为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和难题。


根据笔者查阅到的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饮料酒总量仅为15.62万吨,其中白酒10.8万吨、啤酒0.7万吨、黄酒2.5万吨、葡萄酒0.02万吨、果露酒1.6万吨。到了1952年,我国GDP仅为679.1亿元,人均GDP仅有119元;而2021年我国GDP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令人感慨万千。


1952年全国饮料酒总量为23万吨,虽比1949年增长了47%,但用当时的4亿多人口来平均,数量也显得渺小。为此,国家也想了很多办法,希望能多出酒、出好酒。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中国名酒分析报告》王秋芳手稿1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中国名酒分析报告》王秋芳手稿2


例如,1949年初,政府在和平解放后的北京实施酒类专卖政策,同时于5月6日设立“华北酒业专卖公司试验厂”(红星酒厂的前身)。


为什么叫试验厂呢?因为有三项工作要试验、总结、提高,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第一,试验如何节约酿酒用粮,提高出酒率,保障市场的需求;第二,试验如何改进酿酒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第三,试验如何实现机械化生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1952年,为提高酒类产品质量,推动酿酒产业发展,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又决定在全国开展一次酒类质量检评活动,史称“第一届全国评酒会”。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的情况


1952年初秋,酒类质量检评活动开始,检评的地点定在北京,但酒样的保管、检测、品评等总要有一个部门来具体负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一个“承办单位”或“协办单位”。


中国专卖事业公司根据北京酒业和酒企的情况,考虑到红星酒厂是政府新建的酒厂,且成立已经3年有余,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特别是该厂的研究室专业人才多、检测设备多、科研成果多、数据积累多,决定将酒类检评的具体工作交由红星酒厂负责。红星酒厂当时的名称已由“华北酒业专卖公司试验厂”变更为“北京东郊酿造厂”。同时,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委派酿酒专家朱梅先生领导此项工作。


红星酒厂对此任务高度重视,指派厂研究室的王秋芳女士、辛海庭先生、马占文先生、王明爱女士四位技术骨干参与这项工作。王秋芳女士生前曾多次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并讲述了检评的整个过程。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正在进行检验工作的王秋芳(转自1952年11月号《人民画报》)


第一,从全国各地选送的参评酒样中,白酒19个、黄酒7个、配制酒28个、药酒24个、葡萄酒16个、白兰地9个,总共103个。这些酒样均由红星酒厂研究室保管并化验分析。


第二,经认真检评,共评出国家名酒8个。其中有白酒4个——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特曲酒、西凤酒;有葡萄酒3个——张裕玫瑰香红葡萄酒、张裕味美思酒、张裕金奖白兰地酒;有黄酒1个——绍兴鉴湖加饭酒。评选结果由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发布。


第三,评选名酒的标准有4项:一是在全国市场流通,百姓家喻户晓的酒;二是检测数据符合卫生要求,百姓喝着放心的酒;三是好评度高,非常受百姓欢迎的酒;四是工艺有特殊性,不易被仿造的酒。


这些标准是根据朱梅先生的提议,与研究室的人员共同研究提出,由王秋芳女士执笔成文,题目为《中国名酒分析报告(八大名酒)》。该报告作为建议稿上报给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及第二届全国专卖会议审定,后经会议和领导讨论,同意该报告的内容与结论,八大名酒由此确立。


第四,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始终秉持求真务实、客观公正的精神。王秋芳等人怀着满腔热忱参与检评工作,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干,终于按期完成检评任务。对检评中遇到的新问题,他们边找书本寻答案,边从实践中找经验,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特别是入选八大名酒的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西凤,也分别成为日后酱香型、清香型、浓香型、兼香型(后定为凤香型)白酒的代表酒,更反衬出当时检评工作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第五,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影响深远。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举办的全国范围内的酒类质量检评活动,发挥了巨大的榜样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八大名酒的诞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推动了酒类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浓墨重彩地书写了中国酒类发展史上的一部华彩篇章。


1953年全国饮料酒总量即达到34.47万吨,约为1952年的1.5倍;1958年全国饮料酒总量突破100万吨,为104.68万吨,是1952年的4.5倍多。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检评人员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参评酒样不够多,参与检评的人员也仅有几位,他们是:


朱梅:我国著名酿酒专家、高级工程师,我国现代化酿酒事业的开拓者和引领者。1909年9月出生,1991年6月病逝。


朱梅是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产品检评工作的主持者,并组织建设了北京东郊葡萄酒厂。他注重酿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领域均有建树,为我国酿酒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精力。


辛海庭:我国著名酿酒专家、高级工程师,1927年7月出生,2008年2月病逝。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在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参加工作,在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产品检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调到轻工业部工作,长期负责酒类特别是白酒的管理工作,为我国酿酒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秋芳:我国著名白酒、葡萄酒、果露酒三栖专家,高级工程师,国家级非遗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第七代传承人,1926年8月出生,2019年9月病逝。


她一生经历了三次创业,是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北京东郊葡萄酒厂和中国酒业协会的创建者之一。她一腔热情参与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产品检评工作,做到轻伤不下火线。她于2004年、2017年分别荣获“全国酿酒行业特殊贡献奖”“北京酒业领军人物奖”。


马占文:红星酒厂技术人员,中层干部。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深县,1949年10月入职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他积极参与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产品检评,后在红星酒厂的白酒车间、酒精车间工作。


首届全国评酒会,那些鲜为人知的珍贵记忆······


1953年,樱井夫妇在返回日本前与酒厂同事合影留念,中排中间戴鸭舌帽者为樱井安藏,其右为王明爱(樱井安藏之妻),再右为王秋芳。


王明爱:日籍人士樱井安藏的夫人,红星酒厂早期员工。1950年与其夫一起调入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1953年与其夫一起回国。她也是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产品检评的参与者。


我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工作期间,曾与王秋芳高工同在一个办公室5年,也与辛海庭高工有过短时间的共事,多次得到他们的当面教诲,获益匪浅。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