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技术之清香型大曲高粱酒酿造工艺(一)

作者:望月196 更新时间:2023-01-27 23:40 阅读:210

高粱酒因其酿造过程中添加的曲药不同或因不同的地域,其酿造工艺有所不同,现介绍如下:


酿酒技术之清香型大曲高粱酒酿造工艺(一)



第一节 清香型大曲高粱酒酿造工艺


清香型(汾香型)大曲白酒以山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的汾酒为典型代表。它清香醇厚、绵柔回甜、尾净爽口、回味悠长。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一、工艺流程


热水 冷水 大曲粉


↓ ↓


高粱→粉碎→润糁→装甑蒸料→出甑加水→扬冷加曲→大渣入缸→发酵→出缸


拌糠→装甑→蒸馏→出甑→扬冷加大曲→二渣入缸再发酵



大渣汾酒 二渣汾酒←装甑再蒸馏←出缸拌糠


↘ ↙


贮存→勾兑→成品


二、工艺操作


(一)原料粉碎


原料高粱要求籽粒饱满,皮薄壳少。壳过多,造成酒质苦涩,应进行清洗。新收获的高粱要先贮存三个月以上方可投产使用。高粱通过辊式粉碎机破碎成4~8瓣即可,其中能通过1.2毫米筛孔的细粉占25~35%,粗粉占65~75%左右。整粒高粱不超过0.3%。同时要根据气候变化调节粉碎细度,冬季稍细,夏季稍粗,以利于发酵升温。


所用的大曲有清茬、红心、后火三种,应按比例混合使用,一般清茬、红心各占30%、后火占40%。要注意大曲的液化力、糖化力和发酵力等生化特性,还要注意曲的外观质量,要求清茬曲断面茬口呈青灰色或灰黄色,无其他颜色掺杂在内,气味清香。红心曲断面中间呈一道红,典型的高粱糁红色。无异圈、杂色,具有曲香味。后火曲断面呈灰黄色,有单耳、双耳,红心呈五花茬口,具有曲香或炒豌豆香。


大曲粉碎较粗,大渣发酵用的曲,可粉碎成大的如豌豆、小的如绿豆,能通过1.2毫米筛孔的细粉不超过55%;二渣发酵用的大曲粉,要求大的如绿豆,小的如小米,能通过1.2毫米筛孔的细粉不超过70~75%。大曲粉碎细度会影响发酵升温的快慢,粉碎较粗,发酵时升温较慢,有利于进行低温缓慢发酵;颗粒较细,发酵升温较快。大曲粉碎的粗细,也要考虑气候的变化,夏季应粗些,冬季可稍细。


1、润糁


粉碎后的高粱原料称为红糁。蒸料前要用较高温的水润料,称作高温润糁。润糁的目的是让原料预先吸收部分水分,利于蒸煮糊化,而原料的吸水量和吸水速度常与原料的粉碎度和水温的高低有关。在粉碎细度一定时,原料的吸水能力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大。采用较高温度的水来润料可以增加原料的吸水量,使原料在蒸煮时糊化加快;同时使水分能渗透到淀粉颗粒的内部,发酵时,不易淋浆,升温也较缓慢,酒的口味较为绵甜。另外,高温润糁能促进高粱所含的果胶质受热分解形成甲醇,在蒸料时先行排除,降低成品酒中的甲醇含量。原来的操作是每班将1000~1100公斤投料在打扫干净的车间场地堆成凹形,加入定量的温水翻拌均匀,堆积成堆,上盖芦席或麻袋。目前已采用提高水温的高温润糁操作。用水温度夏季为75~80℃,冬季为80~90℃。加水量为原料量的55~62%,堆积时间18~20小时,冬季堆温能升到42~45℃,夏季为47~52℃,中间翻堆2~3次。若发现糁皮过干,可补加原料量2~3%的水。高温润糁是提高曲酒质量的有效措施。高温润糁操作要求严格,润糁水温过高,易使原料结成疙瘩;水温过低,原料入缸后容易发生淋浆。场地卫生不佳,润料水温过低,或者不按时翻拌,都会在堆积过程中发生酸败变馊。要求操作迅速,快翻快拌,既要把糁润透,无干糁,又要不淋浆,无疙瘩、无异味,手搓成面而无生心。


酿酒技术之清香型大曲高粱酒酿造工艺(一)



2、蒸料


蒸料也称蒸糁。目的是使原料淀粉颗粒细胞壁受热破裂,淀粉糊化,便于大曲微生物和酶的糖化发酵,产酒成香。同时,杀死原料所带的微生物,挥发除去原料的杂味。


原料采用清蒸。蒸料前,先煮沸底锅水,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然后装甑上料,要求见汽撒料,装匀上平。圆汽后,在料面上泼加60℃的热水,称之“加闷头浆”,加水量为原料量的1.5~3%。整个蒸煮时间约需80分钟左右,初期品温在98~99℃,以后加大蒸汽,品温会逐步升高,出甑前可达105℃左右。红糁经过蒸煮后,要求达到“熟而不粘、内无生心,有高粱香味,无异杂味”。蒸料前后的水分变化为由45.75%上升到49.90%,酸度由0.62上升到0.67。


在蒸料过程中,原料淀粉受热糊化,形成α-化的三维网状结构。高粱所含的主要糖分蔗糖也受热而转化成还原糖。蛋白质受热变性,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在蒸煮过程中与糖发生羰基氨基反应,生成氨基糖。单宁也在高温下氧化,都加深了糁的颜色。由果胶质分解出的甲醇也在蒸料时被排出。


蒸料时,红糁顶部也可覆盖辅料,一起清蒸,辅料清蒸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清蒸后的的辅料,应单独存放,尽量当天用完。


3、加水、扬冷、加曲


蒸后的红糁应趁热出甑并摊成长方形,泼入原料量30%左右的冷水,边加水边搅拌,捣碎疙瘩,使原料颗粒分散,进一步吸水。随后翻拌,通风凉渣,一般冬季降温到比入缸温度高2~3℃即可、其他季节散冷到与入缸温度一样就可下曲。


下曲温度的高低影响曲酒的发酵,加曲温度过低,发酵缓慢;过高,发酵升温过快,醅子容易生酸。尤其在气温较高的夏天,料温不易下降,翻拌扬凉时间又长,次数过多,使杂菌有机可乘,在发酵时易于产酸,影响发酵正常进行。根据经验,加曲温度一般控制如下:春季20~22℃,夏季20~25℃,秋季23~25℃,冬季25~28℃。


加曲量的大小,关系到酒的出酒率和质量,应严格控制。用曲过多,既增加成本和粮耗,还会使醅子发酵升温加快,引起酸败,也会使有害副产物的含量增多,以致使酒味变得粗糙,造成酒质下降。用曲过少,有可能出现发酵困难、迟缓,顶温不足,发酵不彻底,影响出酒率。加曲量一般为原料量的10%左右,可根据季节、发酵周期等加以调节。不同季节入缸前的操作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季节入缸前的操作条件


酿酒技术之清香型大曲高粱酒酿造工艺(一)



4、大渣入缸


典型的清香型大曲酒是采用地缸发酵的。地缸系陶缸,埋入地下,缸口与地面相平,缸的间距为10~24厘米。渣子入缸前,应先清洗缸和缸盖,然后用7.5公斤开水加60克花椒配制成浓度为0.8%的花椒水洗刷缸的内壁,使缸内留下一种愉快的香气。夏季停产期间还得将地缸周围的泥土挖开,用冷水灌湿泥土,以利地缸传热。


大渣入缸时,主要控制入缸温度和入缸水分,而淀粉浓度和酸度等都是比较稳定的。因为大渣醅子是用纯粮发酵,不配酒糟,其入缸淀粉含量常达38%(湿料)左右,水分53%左右,但酸度较低,仅在0.2左右。这种高淀粉低酸度的条件,酒醅极易酸败,因此,要坚持低温入缸,缓慢发酵。入缸温度控制在11~18℃之间,比其他类型的曲酒要低,以保证酿出的酒清香纯正。


入缸温度也应根据气温变化而加以调整,一般9~10月份的入缸温度以11~14℃为宜,11月份以后9~12℃为宜;寒冷季节,发酵室温约为2℃左右,地温6~8℃,入缸温度可提高到13~15℃;3~4月份气温和室温均已回升,入缸温度可降到8~12℃;5~6月份开始进入热季,入缸温度应尽量降低,最好比自然气温低1~2℃。


大渣入缸水分以53~54%为好,最高不超过54.5%。水分过少,醅子发干,发酵困难,水分过大,产酒较多,但因材料过湿,难以疏松,影响蒸酒,且酒味显得寡淡。


大渣入缸后,缸顶要用石板盖严,再用清蒸过的小米壳封口,还可用稻壳保温。


用文字表达细节过多,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会有酿酒技术之清香型大曲高粱酒酿造工艺(二)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