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醉者宜游,古人喝多了都搞些啥?

作者:茅酒守艺人 更新时间:2023-02-09 06:12 阅读:472

古往今来的酒桌前,喝醉酒的大多都是失意之人,他们在迷醉的时候习惯于离开熙熙攘攘的闹市。他们携酒登高山、入密林、荡舟于江海,趁着自己的酒意,将自己放于天地之间。饮酒高歌,将自己满怀的得意与不得已都倾倒于山河林海之中。这便是醉客的漫游。


天人合一,醉者宜游,古人喝多了都搞些啥?


携酒登高,这是古代醉客的首选。登高山可以仰观宇宙,也可以俯察人生。在醉眼迷离之间,胸中陡然生出些许豪迈和超脱之感。那是一种不为周围事物所拘束的畅快和自由。就算是登高悲歌,也可吐出胸中郁积的浊气。正如唐代文人独孤及在《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中写道的:“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行走半生,年岁已然不小,但是回顾这逝去的大半程人生,只能感慨人间的忧患实在是太多了。此时此刻,登高远望,眼前所见尽是苍茫无所有的平原,而声势浩荡的沧江也只是如同一条洁白的缎带涌向天边。于是一边饮酒一边看着这壮阔的山河之境,忍不住都要起舞高歌了。回望这半百之年所受的煎熬,才明白了美酒的妙处实在是人间诸多芜杂琐事无法比拟的。


天人合一,醉者宜游,古人喝多了都搞些啥?


既登高山,怎可不入密林呢?幽静寂寥的山林亦是古代文人雅客心向往之的地方。如那位曾被贬到永州的柳宗元,他在被贬之后便每天与朋友携酒入山,寻访幽静之所在,写下了名传千古的《永州八记》。当然,要说文人雅士最常聚集之处,自然是竹林了。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经常在竹林之中醉酒高歌开始,后世文人醉客对于竹林的喜爱一直在延续着。不管是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是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都是这种形态的延续和反映。


天人合一,醉者宜游,古人喝多了都搞些啥?


孔夫子有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泛舟于江海也是古人的一种“避世”选择,而且相比于高山、密林,江海多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自由的情境。如晋代酒鬼毕卓所说的:人生只需要一艘载满美酒的大船便足以。苏轼两次泛舟于赤壁也是此等心境。他先是“一游”赤壁:“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在归家之后似乎还未尽兴,于是“二游”赤壁:“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后赤壁赋》)三番两次,皆是心中有所不平,需要江海来填平。


醉酒是一种天然之姿,是古人认为的可以与天地大自然相融的一种方式。在今人看来,这既是浪漫主义,也是无奈之举吧。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