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酒厂厂志——平坝曲折的制曲路

作者:黔派平坝 更新时间:2023-03-11 14:28 阅读:793

平坝酒厂厂志——平坝曲折的制曲路


曲折的制曲路


酿酒首先要制曲。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


而酿酒加曲,是因为曲药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酶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酒曲的质量决定着所酿白酒的质量高低,是谓“曲为酒之骨”。


关于酒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周朝《书经·说命》:“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曲的种类较多,有红曲、白曲、根霉曲、黑曲、小曲、大曲等等,平坝酒厂因生产工艺多以大、小曲为主。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平坝大小曲的诞生。


从"创酿平坝窖酒"成功到公元1980年9月前,厂里的小曲全部由安顺、修文、金沙、遵义等地供给,最多的来自修文。


由于小曲产地不一,出酒率时高时低,酒质难予驾驭,严重影响了生产。对此,王家骥厂长经常琢磨,如何才能掌握小曲的生产技能,他先后派了多名职工到遵义董酒酒厂参观学习制小曲的方法,回厂后都没有制曲成功,依然靠各兄弟酒厂的小曲维持生产,导致酒厂的生产十分被动。


1980年9月10日,王家骥厂长将安顺酒厂老工人胡师傅请来厂里帮助指点制小曲。胡师傅来时,随身带来张有七十二味中草药组成的制曲药方。经王金宝、王家骥、陈荣凡、陈先润、王宅民几位厂领导召开厂务会议后,决定派郑锦林、陈芳、张少明、杨忠英四位同志协助胡师傅工作,并学习制小曲的生产技能。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胡师傅开始对厂里派去的四位同志似乎并不放心,有事就叫他们干,但是,遇有某些关键环节,他便借故离开或把他们支走,自己独自操作。一次,当他把郑锦林支走后,自己独自操作时,因操作不小心,促使药材燃烧起来,险些造成火灾。郑锦林经打听后得知,他这次是在处理烘烤药材这一关键环节由于火力过猛造成。郑锦林将这一细节记在了本子上,经自己反复的推敲后掌握了药材烘烤的技能。


派给胡师傅的四位徒弟中,胡师傅最喜欢郑锦林。他勤学好问,心细热情,凡事都用心记,用笔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胡师傅外出抓药时都带着郑锦林,而郑锦林次次都把药名、药量暗暗记在脑里,回厂后便马上记在小本子上面。


平坝酒厂经胡师傅制成的小曲用到生产上之后,出酒率立即从过去的35%上升为42%左右,酒质比过去明显提高。至此,酒厂依靠外厂供曲维持生产的局面在逐步改变。


1981年1月2日,胡师傅因病要回安顺休养,临走时,更是嘱咐郑锦林接着把制小曲的工作搞好。胡师傅离开平坝酒厂,他带来的药方也随同带回去了,而且,制曲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他谁也没有指点过。


胡师傅走后,厂长王家骥便叫郑锦林负责小曲的生产。自制小曲,谁也没有把握,郑锦林受到厂长的信任后,很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他胆大心细,认真负责,回顾与胡师傅在一起工作时的细节,结合日记本上的记录,摸索总结,试着制曲,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第一房自制小曲成功了。从此,平坝酒厂有了自制小曲的工艺,为今后的扩大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86年一厂部调郑锦林到生产技术科任工艺管理员后,由陈芳负责小曲的生产。


1987年,因陈芳责任心不够强,致使曲药质量下降,影响出酒率,经厂部决定,更换吴光风负责小曲生产工作,平坝酒厂的小曲生产工艺在摸索、实践之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制曲的改进使“平坝窖酒”的酒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平坝酒厂厂志——平坝曲折的制曲路


此文章由小编进行翻译编写,带领大家回味平坝酒厂历史,领略平坝窖酒传统。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周不见不散。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