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作者:曾宇说酒 更新时间:2022-09-01 22:31 阅读:334

前几天我在某个酒厂找到了一批十多年储存年份,品鉴口感相当了得的老酒,其品质远非现在市场在售酒可比。


但当我兴高采烈把酒运回来的时候,几个朋友都倒吸一口气,“酒里这么多像棉花絮一样的东西,这还是好酒?!能不能喝都是问题吧!”


我把照片放上来,大家来品品(因酒透明,照片需要仔细辨认)。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网上一搜,发现类似的新闻还真不少: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看来,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看到酒中有絮状物的情况,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假酒、问题酒、品质差的酒!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天我来刨根问底,跟您谈谈酒中的絮状物。


酒里的絮状物到底是什么?


这种偶尔会出现在酒中的棉絮状悬浮物,专业上被称为“絮状物”。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白酒应该是无色透明的,这种絮状物的产生实际上属于酒类浑浊现象。但需要强调的是:就算是酒类浑浊也存在两种情况——可逆浑浊不可逆浑浊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可逆(可恢复清澈)絮状物——通常产生于冬季


粮食酒含量高或是纯粮食酒在冬季非常容易产生絮状物,轻微时出现的是细小如牛毛的絮丝物;严重时会表现为明显的白色絮状。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絮状物的产生,是因为在白酒中,存在多种乙酯类物质,如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豆蔻酸乙酯,当它们遇冷,便会化为白色絮状,有时还会出现结晶状态。


像棕榈酸乙酯遇冷以后会变成白色牛毛针状,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时,就形成了絮状物。


但是当我们将这种酒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一段时间后,絮状物便会溶于酒中,酒重新恢复透明状态,这便是可逆性浑浊。


可逆浑浊中的絮状物,就像水结成冰,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现象,对人体是绝对无害的。文章开始提到的两瓶酒,A瓶保持原状,把B瓶放到温度高的房间后,就变成了这样的状态: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B瓶酒随即变得清澈了,一对比是不是很明显?


酒精勾兑的酒——没有絮状物


我将含有絮状物的酒和食用酒精一起送去了公司的实验室进行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食用酒精中检测不出任何可能导致出现絮状物的物质,所以纯酒精酒即使在冬天也不会出现絮状物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有絮状物的就一定是好酒吗?


答案是不一定。


总体来说,絮状物是可逆浑浊的话,不仅可以断定这瓶酒纯粮酿造的可能性大,更可间接证明这瓶酒中自然产生的香味物质丰富,是好酒的标志。


但如果絮状物是不可逆的,那这瓶酒就极有可能是不合格产品,建议不要选购。


顺便一提,如果在葡萄酒、啤酒中看到了絮状物,请不要饮用,不是正常现象。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所有好酒都会产生絮状物吗?


可能有人会反驳,絮状物不能作为好酒的标志,因为从来没看过茅台五粮液里有这种东西!


事实上,为了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顾虑,现在国内大部分的酒厂在产品出厂前都会通过冷冻过滤法、炭吸附等手段对原酒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白酒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清澈透明。


不仅如此,不同香型的白酒,由于原料不同、工艺有别,会导致白色絮状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差别。


以大米为主要成分的米香型、特香型白酒,在冬季就特别容易产生絮状物;其次是酱香和浓香型白酒,而董酒、西凤酒即使在冷冻的情况下,白色的絮状物也很少。


文章开头中提到的酒,正是在我本人要求下寻找到的,不进行过滤、吸附工序的原生态特香型老基酒。


所以对于酒中的絮状物,我站在客观的立场,作出如下总结: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文章的最后,为大家附上国家浓香型白酒标准(GB/T 10781.1-2006)——该标准明确写道:当酒的温度低于10度时,允许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质或失光。10度以上时应逐渐恢复正常


酒里出现了这种东西,这酒还能喝么?!



姑且以此为今天的酒中絮状物知识科普画上个句号。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