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大学故事——三代人的感情记录

作者:李寻讲酒 更新时间:2022-09-09 08:06 阅读:601

行李箱的大学故事——三代人的感情记录


1983年,我考上大学,准备离家报到的前几天,父亲特地上街为我买回一只行李箱,供我寒暑假回家和往来学校使用。


行李箱的大学故事——三代人的感情记录


图注:笔者八十年代上大学时用过的行李箱


那时上大学,被褥还有行李都是自己从家带。父亲从事地质工作,打行李很有一股专业范,他用地质队发的帆布行李布将被子和褥子打成一个包,用专用的行李带捆好,每个动作都给我分解示范,然后拆开,让我重复一遍,从此我学会了捆行李。


印象最深的还是父亲买回来的那只行李箱,里面装着春夏秋冬的四季衣物,包括裤衩背心,衬衣衬裤,毛衣毛裤,连同军大衣在内,居然全装进去了。


离家那天,父亲送我到火车站,帮我给行李和行李箱办了托运手续,我本人只背一个黄军挎书包,坐上了从西宁开往北京的绿皮车。从家里出发到火车站的路上,父亲忙前忙后,以致没顾得上和我说一番心里话,直到开学后,才在书信当中向我述及在外求学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条一条,逐一嘱我牢记。


行李箱的大学故事——三代人的感情记录


图注:笔者的行李箱打开状态,里面还放着当年穿过的衣物


从西宁到北京,大概1700公里路,火车走了40多个小时,换成现在坐高铁,可能只要7个小时就到了。到了北京站,早有学校大巴等着接送新生,还有很多高年级的学长,有的负责接待,有的负责把新生行李和箱子送回学校,等我们被领进宿舍的时候,自己的行李箱已经放在了床上。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时光匆匆,1987年大学毕业,父亲送我的那只行李箱随我去河西走廊的玉门油田工作,而后又转至西安工作,十多年间辗转各地,这只行李箱一直是我装衣物的唯一工具,好在它结实,无数次的打开和关上,旅途中随我一起淋雨,受冻,也未见损坏的痕迹,长久相伴的经历,让我对它愈加爱护,也倍加珍惜。


1990年结婚,我爱人随身带来的也是这么大小的一只行李箱,那个年代年轻人结婚,没有太多值钱的物品,这两只行李箱就可以装下我俩全部的家当,直到1995年,我们平生第一次搬进单元房,买了一个大衣柜,可以把大衣挂在里面,那时,我就觉得能把衣服挂起来,真是一种高级享受的生活。


行李箱的大学故事——三代人的感情记录


图注:笔者夫妻二人用过的行李箱合影


一晃,我和妻子已经年过半百,年轻时用过的行李箱,后来已经派不上用场,几次搬迁新居清除旧物,都舍不得扔掉,一直保留下来,有时放在床底下,有时放在衣柜顶上,装一些过时的,一样舍不得扔掉的衣物。很多朋友见了,说我们怀旧,就算是吧。曾经,它们是我们青春时期最贵的,也是最顶用的家当,一段时间甚至盛放了我们全部的生活和理想。青春难忘,所以不忍割舍。


行李箱的大学故事——三代人的感情记录


如今,我们的儿子要上大学了,现在被褥之类的用品都由学校统一提供,上学途中用不着像我们那样带上大大小小的包裹和行李,但我们还是给他买了一只新的铝镁合金行李箱,28寸规格,个头够大,能装得下他平时的全部衣物。比起我们当年的行李箱,它的结构要复杂些,内部分了很多隔断,各类物品在里面都可以找到归位的地方,不至于凌乱,乘飞机可以托运,坐高铁可随身携带,箱子表面的金属外壳,以其坚固的特性,足以够他用一辈子不会坏,使用中遇到碰触的坑坑洼洼,像印迹一样留在箱子上,可以让这小子记着,自己在生活中经历过的各种挫折和打击,只是人生历程当中无数的小插曲,用不着哀叹,它反而时刻在提醒你,打起精神,重新上路再出发。


小小的行李箱,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人手上,由过时的模样变成了时髦的模样,外观变了,但有一种不变的东西却延续下来,相信孩子日后慢慢就有体会,他会知道,我们送给他的不只是实用的行李箱,也是一种生活的纪念品。


关注李寻的酒吧(lixundejiuba),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资讯。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