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态度:酒业“十四五”核心命题应让饮酒先优雅起来

作者:肚松咪酒 更新时间:2022-11-18 18:14 阅读:524

10月30日于四川泸州举办的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由中国酒业协会联合酒行业骨干企业起草的《十四五酒行业指导发展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公开发布并征求业界意见。《意见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多个维度对中国酒业未来发展绘制蓝图,顶层设计全面,科学规划前瞻,笔者深以为然。略有不同的是,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基于十四五规划还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都应当从酒业最基础的立业逻辑出发,紧随需求侧的变化趋势,把“让饮酒更理性”,以及“让中国酒文化优雅起来”作为其核心及首要目标。


饮酒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折射出社会文明的程度,当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饮酒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人们在饮酒的时候,获得的是快乐,艺术家们则常常在酒后灵感迸发,创作出传世佳作。而当社会物欲横流的时候,酗酒成风,饮酒则会变成了一种令人难以启齿的丑行。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饮酒也同样如此。《说文解字》把“酒”解释为“就”,是说酒可以“就人性之善恶”,即善恶由人,而酒可以让不同人的善恶性情得以释放,酒的两面性的体现也因此较为极端。所以,自唐代始,中国就把饮酒文化分为“饮之王道”和“饮之霸道”两种。“饮之王道”讲究饮酒艺术,提倡饮酒应当理性,即使是激情狂放,酒文化应当优雅起来;“饮之霸道”只图狂欢与荒诞,酒文化中充斥着匪气,纵然热情洋溢,却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谈酒色变。西方的酒文化语境中也有相似的对应话术,即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前者提倡理性、适量饮酒,乐享健康、快乐的生活,而后者则在醉狂中陷入不可自拔的悲剧生活。


饮酒文化的两面性,也在直接影响和推动着我国酒行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方向。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候,酒桌文化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催化和谐关系的重要场合,“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等取悦他人为目的的劝酒文化成风,饮酒成为一种“舍生取义”的悦他行为。而在这一情境之下,社会精英成为酒桌文化的主要群体,而酗酒风气对社会精英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本该优雅的中国酒文化传统则荡然无存。所以,中国酿酒行业在改革开放前30年主要呈现规模快速扩张、市场野蛮增长,竞争呈现快鱼吃慢鱼的态势。


当社会发展开始换挡,由高速转向高质量的时候,酒桌文化虽然仍有催化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作用,但已经成为促进人际和谐的点缀和补充,悦他型饮酒逐渐转变成悦己型,“喝少一点,喝好一点”开始成为新的饮酒风尚,人们对于优质酒以及优雅酒文化的需求开始逐渐攀升。所以,中国酿酒业在近十年主要呈现酒类消费向名优酒品牌和优质酒集中,产业结构呈现强者更强的高分化,竞争成强鱼吃弱鱼的趋势。近两年,消费者的饮酒需求持续升级,不仅要喝优质纯粮酒,而且还要喝优质纯粮酒中的陈年老酒。


但酒兼具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属性,饮酒不仅满足身体醺酣和滋味享受的生理需求,还应满足情感文化和生活审美的需要。喝好一点,只是消费者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和让饮酒文明起来,让中国酒文化回归优雅相比,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构建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内核,就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必须重视酒文化的基本属性,因为饮酒本该是人类最普适的审美活动,回归消费者对于酒文化最本原的需求,让消费者在“就人性之善恶”中饮酒带来的美好生活。


酒,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品,尽管近些年某些品牌被赋予了投资增值等新的价值,但让消费者睿享快乐饮酒带来的美好生活,是酒业的立业之本。酒类相关的政策、金融、实业、市场、文化,以及其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外交,以及区域综合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都是以持久且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消费需求为前提,以健康、稳固的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忽略了这一前提和基础,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怕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