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与《诗经》(《诗经》千古名句)

作者:北方黄酒 更新时间:2022-12-14 12:45 阅读:176

再说诗经中多次提及的黍米。


《诗经》中提及的黍米也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是硕鼠篇。“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其意思大概为: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硕鼠是指大老鼠,一说田鼠。这里用来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


黍与《诗经》


这是一首古今公认的控诉剥削者的诗歌,但对控诉的具体对象稍有分歧。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丧其众”的记载;经西周到东周春秋时代,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斗争,如《左传》所载就有郑国“萑苻之盗”和陈国筑城者的反抗。《魏风·硕鼠》一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黍与《诗经》


黍与《诗经》


还有《国风·王风·黍离》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其意思大致为: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黍与《诗经》


我们要说的是《诗经》中提及的100中动植物中,“黍”的提及次数之多,并且成为篇章诗词的主角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周代农业生产的面貌,虽然当时已经有麦子的种植,但当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黍”占据着重要角色。我们今天通过现代化的仪器分析数米的营养丰富,是酿酒的优选主粮,而且我们今天的餐桌主食中,早已少了黍米的踪影(在我国北部地区仍有作为粗粮食用)。在当时,只有能够达到丰产或者种植量大的植物才能成为酿酒的可能性选择,黍米酿酒就成为极大的可能性。参照这样的推理,当时的黄酒就是黍米结合酒曲制作的,也就是我们今天依旧能够喝到的正宗北方黄酒--黍米黄酒。


黍与《诗经》


西周中期 小鸟尊


但是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尤其是宋代历史时期,经济中心的南移,稻米小麦的大范围种植,白酒在元代的出现,都是的黄酒的酿造粮食发生了多样的创新。大米糯米的更大量产使得成为今天黄酒的酿造主流粮食作物成为可能,再加上白酒的近几十年的盛行,所以今天人们对北方有黄酒的印象淡薄不足为奇。但北方黄酒的酿造并未从历史中消失,北方的民间仍有黍米酿造的传统,也使得这一酿造技艺得以流传至今,让我们今天还能从技艺流传中品味4000多年前贵族的同感酒品。


黍与《诗经》


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周人早先并无“周”的概念,氏族以定居的豳为国,国即是城。他们居住稳定,由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祖先从西部迁移至今天的岐山之后,才开始了其飞黄腾达的进程。作为我国历史时期最长的朝代(前1046年—前256年),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为主,种植作为也已北方作物为主,黍米就是典型的北方旱原农作物。


西周时期,以丰京镐京(今西安)为首都的农业生产用地区域,在以关中平原区域为主,黍米的种植适合大范围推广,今天属于宝鸡行政区划的岐山县即是周文化核心区,也是黄酒这一类产品的生产核心区,今天依旧红红火火的岐山醋就是周代酿造史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北方黄酒在这个区域酿造的有力佐证。至于今天为什么只有醋而没有黄酒,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黍与《诗经》


黍米黄酒


《诗经》是我国的文学宝库,是我们研究历史的探究之源,他就像是“窥豹之管”,让我们从每个人关注的角度去窥视当时的历史场景,结合历史留给我们的当下线索,我们就能极大地科学地恢复历史本来的面貌。所以说《诗经》是各行各业研究的宝库,也是酒的研究宝库,更是“北方黄酒”的溯源宝库。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