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作者:茅台镇怀庄酒业娄金松 更新时间:2023-01-21 20:18 阅读:289

原创 黄雪梅 糖酒快讯


爱笑,是陈果的处世方式。有情,才是他的本真。




编者按:


资本跨界,逐鹿赤水河畔。酱酒很热,狂欢之下,我们应如何找到一瓶好酱酒?人是一切的核心。酱酒万千,不同的人,赋予它不同的特质和个性,以及不同的价值取向。毕竟,做人如做酒,做酒便是做人:人的追求,就是酒的追求;人的原则,就是酒的原则;人的品格,就是酒的品质。自2018年起,仁怀产区酒企进入代际传承时代。继创业先辈之后,更多新生力量崛起,传承、续写仁商精神。此次,糖酒快讯联合仁怀市青年商会,共同推出“仁商仁匠”之仁怀产区人物系列报道。我们走近仁怀产区,走近产区的那群人,以客观的观察,去看产区前辈和所有从业者们的奋斗、坚守和传承。我们坚信:读懂那些做酒的人,才能真正读懂赤水河畔的那一瓶瓶酒。




陈果爱笑,笑起来像个邻家老伯,很是平易可亲。




他是贵州怀庄酒业集团董事长。怀庄集团,自1983年成立至今,发展已近四十年,是茅台镇最早的民营酒企之一。如今,怀庄酒业年产大曲酱香5000吨以上,是仁怀为数不多的规模企业。持续发展四十年的民企,在国内不少,却也不多。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只靠掌舵人的长袖善舞显然不够,它应该还有着更多的实现自我成长的能力。




“要想分分到手,除非步步向前。”正聊着天,陈果有感而发。这句无心的话,让我们得以窥见陈果外柔内刚的性情,以及他的睿智、坚韧、善于把握机会等等。这应该也是怀庄发展的内因,但又仅止于此吗?




八万块钱办酒厂


早年,陈果和族兄陈肇松共同创立了怀庄酒厂,他负责销售,兄长负责酿酒生产。2003年以后,兄长陈肇松因身体原因回家休息,由其子陈启龙接管事务。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陈果(右)与族兄陈肇松(左)


陈启龙,贵州首届酿酒大师,更获得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诚信守法)的荣誉。陈果之子陈浪,自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便就职于茅台集团,并于2012年正式接任怀庄财务总监一职。在陈果看来,他们都是很务实的接班人。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陈启龙 怀庄酒业集团总经理 陈浪 怀庄酒业集团财务总监


陈果虽不再负责具体事务,却没有退下来。“他现在不能退,他是怀庄的‘名片’,现在主要负责把控公司发展的方向。”陈果的长外孙吴明翰说。吴明翰是90后,看起来十分老成。




陈果脾气好,不论是在外面,还是在家里,都是一样的性情。他应该是个情商极高的人,却不知为何,小时候的吴明翰对陈果总有一种敬畏之情,觉得外公不易亲近。吴明翰的敬畏,应该是一个小孩子对成人世界里强者的向往。这些年,他做起了和外公一样的事业,有了共同的心境和语言,这种敬畏之情,慢慢转为孺慕之思。




吴明翰有个自己的酒厂,近千吨的产能,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叫中翰名酒。打造品牌,注重营销,这一点,是吴明翰这代人与父祖辈最大的区别之一。有了家族的支持,他们这一代人的创业条件,与父祖辈相比,是云泥之别。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从左至右:吴明翰、陈果、邓德鹏




当年,怀庄的启动资金,只有8万元。




那是1983年,贵阳东山日化厂为陈果兄弟投资的钱。早在1982年,陈果和族兄陈肇松就已开过一家油料加工厂——仁怀县中枢区油料加工厂。陈果任厂长,负责组织原料和销售,陈肇松任会计,负责加工生产木油和桐油。




当时,陈果还在仁怀中枢区中华供销社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土地包产到户,中国因改革开放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偏远的贵州也在此时,开始了一点点的蜕变。




这是陈氏兄弟的第一次自主创业,不是酿酒,而是油料加工。油生产出来,销售却没有着落。无奈之下,兄弟俩就去贵阳找销路,逢人就打听收油料的地方。




那次去贵阳,陈果将自己比作是“陈奂生进城”。陈奂生是作家高晓声笔下的一个人物,身上有着独特且鲜明的个性,更有极其明显的时代烙印。尽管,陈果并没有像陈奂生那样,戏剧性地遇到已是县委书记的熟人吴楚,开始后面一番带着批判意味的“奇遇”,但他们共通的一点是,再是艰难,都对生活与未来充满希望。




陈氏兄弟最终找到了贵阳东山日化厂。东山日化厂生产酼磺香皂、肥皂,需要木油料做原料,而“我们木油的质量好,且仁怀海拔低、原料成熟早,我们运交的油料在贵阳有很好的口碑,很受日化厂欢迎。”就这样,陈氏兄弟和贵阳东山日化厂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在陈果看来,这是他们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一年之后,他们又意识到,油料加工的行业季节性太强,难以做大做强,就开始筹谋在油料加工厂的基础上建酒厂。因为生意的缘故,陈果常年在外走动,“很多人问我要茅台镇的特产酒,我就准备利用茅台镇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从事酿酒事业。”




长期的合作,彼此已有信任的基础,东山日化便投了八万块钱,与陈氏兄弟合资办酒厂。1983年,酒厂建成,是为仁怀县中华乡怀庄制酒厂,陈肇松任生产厂长,陈果任经营厂长。




“我们是八万块钱起步办的酒厂,怀庄是这样起的头。”在陈果的记忆中,在米七分钱一市斤,鸡蛋五分钱一个的七八十年代,八万块钱并不是小数目。只是,对创办酒厂而言,八万元也实在不多。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陈果与陈肇松创业时期的老照片




酒厂延续了陈氏兄弟一贯的踏实、诚信的品质,“我们成立之初就酿大曲稛沙酒,坚持做质量。”陈果告诉我们,怀庄酒获得诸多荣誉,如1988年获得贵州省质量金凤杯奖,1996年获得怀庄的第一个国内大奖“中国名优食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获得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名酒提名奖”,2016年获得贵州十大名酒银质奖等等。“我们的贵州名酒奖获得了两次,提名奖也不简单 ,只有七家。”陈果这样说。




荣誉之外,陈果也感受到了创业的艰难。1989年,中国经济通货膨胀,国家以紧缩银根应对。怀庄自成立以来,也第一次因大环境萧条而遇到了危机。这一年,怀庄赊了一批酒给河南的客户,但客户却迟迟没有付款,陈果只能亲自去催账。当时,陈果没能收到钱款,便只有收回了剩下的酒,继续北上去山西找客户。过黄河时,运酒的车在上了轮渡之后,因打滑差点掉进黄河,很是惊险。所谓创业筚路蓝缕,大抵如此。




抵达山西后,陈果在给陈肇松的信里专门提到此事。陈肇松很是激动,将信在好友间传阅,“还逢人就夸我文笔好,做事细心不怕艰苦”。经由此事,陈果也看到自己在族兄心目中的位置,“现在回想起来,也十分感动”。




初露峥嵘的时代


自1972年起至1982年10年间,陈果在中华乡公社所在地赵家坝生活和工作,其中,1975年起至1982年,陈果在中华供销社的花纱百货门市部,任营业员工作。




回首陈果与怀庄走过的近四十个春秋岁月,我们可以发现,一直以来,他都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




1978年3月底,茅台乡党委书记陈仕杰到中华检查工作时和陈果聊天。他在了解赵家坝赶场情况之后,突然问道:(赵家坝)端午节能赶得起场吗?陈果说:赶得起!




陈果说,陈仕杰是公认的工作能力和原则性都很强的领导干部。正是这次对话,为赵家坝乡场带来了数年的繁荣。




当时距离端午节的时间很短,赵家坝已有二十多年未曾开场。陈果敢承诺的底气在于,他在进入供销社之前,有两年时间,在中华公社任多种经营辅导员,“我作为公社干部,曾经负责过四个大队的生产,每个大队轮流包了半年,每天都要下乡,把每家每户的基本经济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陈果极为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真实愿望。在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当时,他们迫切地需要借赶场这种聚集形式交易商品。当然,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大家还能因此休息一天。




陈果的工作,是组织好开场这件事。首先,他要通知到所有人,“当时有四个大队,四十个生产小队,要全部通知。到时整个乡都要放假一天,不能干活。”商品有了买方,他还要落实卖方,“要组织卖山烟的、卖羊肉粉的、杀猪的、卖小鸡崽的,等等。”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开场之前,“每个大队不能有私下交易,就是要逼他们在端午这天来赶场。”看得出,为了达成目的,看似和气的陈果,其实有着所有创业者都有的那种狠劲。




尽管所有人都在期待开场,但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赵家坝几十年没有开场赶集。开场之后,货物能否卖出去,他们心里都没底,“第一句话就问我:卖不掉怎么办?”




担心羊肉卖不完,陈果就承诺卖不掉全部包买。他不是空口应承,而是有人兜底,“公社食堂要一点,供销社食堂要一点,你试一下?”远在鲁班观音场沟口的烟贩也担心山烟卖不出去,更担心买卖的性质会犯政治性的错误,陈果也一再沟通保证,甚至“第一场先给你们买两斤好山烟”。




当年的仁怀,交通极不便利,出入全是山路,“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现在看着很近的地方,以前翻山路就至少要走半个小时。”农民居住分散,赶场的四个大队并没有聚在一起,“有的来赶场,走路就要走一两个小时,散场后还要走回去”。




山民不易,陈果也辛苦。他所做的一切前期工作,在今天,一个电话就能解决,而当时却需要一个一个上门沟通。“卖羊的徐开哲住在油沟坝沙坡队,往返十几公里,卖烟的汪平虎在鲁班观音场沟口,往返三十公里。我下班之后,就去找他们,还在半路天就黑了,只能打手电筒。”




陈果的前期工作做得细致,端午第一场极为成功。赶场那天,十里八乡的人都聚集在赵家坝,“人气很旺,第一天就卖了一头猪、一只羊,烟贩子的烟也卖了很多。”后来,赵家坝场集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发地繁荣,甚至一天能卖七头猪、三只羊,“我们就这样把当地的市场搞活了。”




后来,2012年茅台酒厂扩建,赵家坝乡场的街房,变成了酿酒车间。沧海桑田,时移世易,世间万物,终不会一成不变。好在,陈果记忆中的街当头那棵百年黄桷树还在,“它位置突出,是赵家坝的地理坐标”。在赵家坝居住的那十年里,陈果常在树下与三五朋友相聚,或谈论家国大事,或议论社会新闻,又或看赤水河水涨水消、水清水浊,再看闲者垂钓。如今,那些属于家乡旧时光的东西,都成了他心底留存的记忆。




仁商仁匠|怀庄陈果:除非步步向前


一切顺势而为


创业之前,陈果一直在当地供销社任职,“81年土地下放,有了市场经济,供销社也开始市场化。我觉得(工作)没意思,82年就出来(创业)了。”




尽管当时已是1982年,但“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还是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嫌疑。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吃饭是第一大事,温饱都没有解决,就要办酒厂消耗粮食,这在当时是有风险的。”




在仁怀,陈氏兄弟的怀庄酒业、杜春阳的冠英酒厂等,都是最早的民营企业。这一辈人的创业,都带着一定风险。这一辈人,极具冒险精神。




无论是组织赵家坝赶场,还是自主创业,陈果骨子里都带着一种贵州人独有的不肯听天由命,且蓬勃招展的生发之气。不过,在陈果看来,“仁怀企业的成功,不只是企业家创业的成功,更多还是政府给的好政策,只要抓住机遇才能成功。”




在陈果印象中,1984年,国家政策越发地明朗,“仁怀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大力发展酒业的文件,要各行各业都支持酒业发展,同时还提出‘两眼盯着山(烤烟),双手抱着酒坛坛’。当时有个说法:要想当好县长,就要办好酒厂。”




在他的记忆里,怀庄赶上了很多好时候,如1995年,仁怀拆县建市,就给酒企带来一个极大的发展契机,“当时为了发展民营企业,政府提出一个宽松、宽容、宽厚的‘三宽’政策。在这之后,民营酒企越来越多。”




2000年,仁怀市委市政府提出“培植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城市” 的三特战略,至2006年,又提出三市战略,“就是生态立市、品牌强市、旅游兴市,可见仁怀在2006年就在狠抓生态环保问题了。” 到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策提出的“一看三打造”,让茅台镇得到改头换面一般的变化。及至2018年,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仁怀打造为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等等。




“我们回顾这几十年,包括怀庄发展的四十年,其实不是某个人的能力,而是政府政策扶持的结果。”陈果对国家政策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政策有了,你就放心大胆去做,这就看你的能力,看你的应对措施了。如果你反着做,就不对,一定要跟着政策走。”




顺势而为,大概是陈果的人生哲学,政策环境好的时候如此,不好的时候同样如此。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至今,经历过几次经济不景气和痛苦的行业调整。怀庄身在其中,概莫能免,如前文所说的1989年。




一直以来,怀庄都坚持做大曲稇沙酒,而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怀庄就果断改做碎沙酒,“我们89年渡难关的时候,就烤碎沙酒卖给地方的老百姓,也烤过一段时间的苞谷酒。”应该说,陈果不止对政策敏感,市场反应也极为迅速。




“银根紧缩的问题,1998年又遇到一次,还有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这两次怀庄都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不过,2012年至2018年,怀庄还是感受到了行业的寒冬期。好在,“我们讲诚信,再艰苦,经销商没有流失,我们有合作了20多年的经销商,有市场信任和怀庄品牌的支撑。”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