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作者:小糊涂仙酒业 更新时间:2023-02-14 07:12 阅读:584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写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清代文学家沈复在《童趣》中说:“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凡微小之事皆影响甚远,凡微小之物皆琢磨出趣事,以细微见天地,古人尚且如此,何况现今之人。论其成事者,无不是琢其细微之物,以小见大,方可洞悉大智慧。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世间万物,皆有本源。有的东西看上去很小,但仔细窥探它的内部,会发现蕴藏着无法叙说的内涵文化。


民间广泛流传的小曲、小调,虽常被戏谑“难登大雅之堂”,却广受喜爱。究其原因,正是形象生动地呈现百姓的“生活相”,曲调之中,无不映射普罗大众的生活意趣。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传闻,《诗经》正是由周代采诗官摇着木铎到民间采集歌谣而成,以简单怀朴的方式记载着3000多年前的古老往事。于此,小曲、小调传承着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和千百年来的乐曲演变,展现了华夏独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以小见大,从小曲、小调到背后的中华民俗文化,不难发现它们看似毫不起眼,却因无数微小组成强大力量,成就中华文化的恢弘篇章。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生活的乐趣与智慧本就由细枝末节构成。如芥子纳须弥,尺寸之间,有风云变化之痕迹,更有千里盈缩之妙趣,令人神驰。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有人说,最隐蔽的东西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


修身之道,最难是养心,养心最难之处,又是“慎独”。秦汉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中写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是独自一人时,亦有一双慧眼观照自己,不做出格事,不说出格话。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饮酒亦是如此,豪饮固然痛快,但伤身且易失控;而小酌慢饮,则境界渐出。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道:“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约上三五好友,闲暇之余小酌一杯,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即是人间一大乐事,小酌知浓香,煮沸品意趣。


以小见大,从一个人对饮酒的态度就能观察出其品德、情操以及为人处事态度。可见任何事都不能因其小而忽略,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格局的必将是微弱如沙粒的小事情。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老子曾对孔子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吕氏春秋》也云:“圣人之行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人生在世,贵在糊涂。这种糊涂看似愚笨,却是立身处世的一种大智慧。


隋唐时期,有几个小孩想成为善导大师的学生,大师给他们一人一个烛台,叮嘱他们每天擦拭。刚开始小孩们都认真擦拭,但大师从未看过他们的烛台。于是大部分小孩都不再擦拭,只有一个“笨小孩”仍在坚持。


东方智慧丨以小见大,乃智慧之至


直到有一天大师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都已蒙上灰尘,只有“笨小孩”的烛台光亮如一,这个“笨小孩”最后成了善导大师的学生。


以小见大,以小糊涂见大智慧,它不是昏庸,不是愚昧。相反,该糊涂处且糊涂,是一种气度、修养和智慧。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世上有些事情必须是非确凿、泾渭分明,而有些事情却不能耍小聪明,需以糊涂之道来处理。


于微小之处,折射出大的智慧、精神和文化,“以小见大”是一种人生智慧。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便告诉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工作,不能好高骛远,做好当下,放眼未来,才能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从小事做起,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