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蒸馏环节八讲》之八:白酒蒸馏中“看花摘酒”环节详说

作者:李寻讲酒 更新时间:2022-08-17 15:18 阅读:654

《中国白酒蒸馏环节八讲》之八:白酒蒸馏中“看花摘酒”环节详说


中国传统白酒历史悠久,在古代的时候没有酒精概念,更没有酒精度的概念,衡量酒的好坏全靠感官感受来判断,这个酒喝着醇厚饱满就觉得好,口感稀薄的酒就差。就像有些古代小说里说的:“喝你的酒,口里能淡出个鸟来”,就说明酒不好,是掺了水的。


中国古代是看酒花判断酒质,在卖酒的零售店也是看酒花买酒,会看酒花的酒客是按照酒花来定价的。传说西方的烈性酒不看酒花,靠点火来确定酒的好坏,能点着火的就是好酒,据说海盗们如果买到点不着的酒,会把酒商打死。看来那时中西方都一样,判断酒质好坏的标准就是掺了多少水,掺水少的就是好酒,掺水多的就是劣酒。


《中国白酒蒸馏环节八讲》之八:白酒蒸馏中“看花摘酒”环节详说


添加18202991745邀请加入李寻品酒交流群


tianjia 酒精度是近代科学有了酒精概念之后才产生的,后来又有了酒精度的测量仪器,现在酒厂里普遍使用酒精度计测量酒精度,酒厂里的一些年轻技术人员已经不会看花摘酒了。我在一些产酒的聚集区看到,当地酒业协会举办的技术培训班其中的一个内容就是教看花摘酒。


酒花是酒液在容器里晃悠,冲击容器产生的泡沫。水、乙醇和其它微量成分含量的不同,导致液体表面张力发生变化,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泡沫,而且存留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可以从酒花的大小、形状和持续时间来判断酒精度。


各地区酒厂对酒花的叫法不同,看法也不同。有的比较简单,直接用接酒的容器观察酒花,有的比较复杂,如凤香型酒的接酒容器是一整套,接到酒后再倒入别的容器来看,和现在酒吧里调鸡尾酒的摇壶很像。


以茅台酒厂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把酒花叫作鱼眼花、堆花、满花、碎米花、圈花,其中满花的酒精度相当于出厂酒的酒精度标准。大多数浓香型酒厂把酒花分为大清花、小清花、云花、二花、油花五种。


1.大清花,大如黄豆,整齐一致,消失速度较快,酒精度在65~82°左右,范围比较宽。据说经验丰富的酿酒师,看花判断酒精度的误差正负不到0.5°,很遗憾,这么厉害的匠人我没机会见到。能达到这种水平的匠人,肯定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是对同一种酒在反复蒸馏、掌控的过程中形成的判断力。


2.小清花,大如绿豆、清亮透明,消失速度略小于大清花。酒花消失速度的快慢要根据自身的经验判断,不同香型白酒的消失速度不一样。小清花对应的酒精度大致是58~63°,主要集中在58°、59°。小清花是摘酒里重要的摘点,就是西方酒中的Cut(切点),过了小清花,就属于酒尾了。以小清花作为摘酒切点的这种方法,叫过花摘酒。


3.云花,云花大小如米粒,有时候可以堆叠两到三层,厚1cm,持续时间比较长,酒精度在46°左右时最为明显。


4.二花,也叫小花,比云花还小,但不均匀,大的像大米,小的像小米,存留液面的时间比较长,和云花相似,酒精度在10~20°左右。


5.油花,大约有1/4小米粒大小,而且布满液面,远看就像一片油,酒精度在4~5°。


大部分消费者只看过瓶装酒里的酒花,大家叫摇花看酒,但是没有接酒经验也没有参照系,判断不是太准确。只有在酒精度数差距大时,才能看得出来差异。


酒厂接酒有不同的截酒度数,一般浓香酒是65°;凤香型在63°左右;清香型酒是65°左右;酱香型酒因为是多个轮次酒,酒精度不大一样,有的高一点在57°,有的是55°。


我们现在喝到的中、低度酒,从53°到42°,绝大多数是通过加水进行稀释,术语叫加浆降度。为什么要加浆降度?在沈怡方先生的书里讲述过这个问题:“根据白酒蒸馏过程中香味成分的研究发现,蒸馏酒靠自然蒸馏到40°的时候,香气的平衡就会失调”。所以蒸馏出来的40°的酒品质很差,这已经是底线。酒精度高一些,经过加浆降度到50°的酒、自然熟成到50°的酒以及接酒时直接摘下来的50°的酒是不一样的。前面我讲过上甑的复杂过程,蒸馏中发生的反应比上甑还要复杂,比如自然蒸馏时接到的65°的酒,里面的微量成分充足,形成了协调的比例,加水进去后,它的香气比例基本没有变化。如果自然蒸馏到40°的酒,里面的有些微量成分已经缺失,比例发生了变化。白酒的中、低度酒绝大多数是从原酒加水降度后得到的,就像沈先生说的40°以下的酒不是蒸馏接酒得到的。[1]


[1]《白酒生产技术全书》沈怡方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1日第1版,P433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