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作者:贵州仁怀贵台酒 更新时间:2022-09-05 21:40 阅读:644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编者按] 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年份酒的新闻受到业内高度关注,经历了长期乱象后,年份酒市场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正本清源之路。2021年12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为年份酒乱象的终结带来希望,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及行业媒体的瞩目。然而政策的颁布并不意味着正本清源之路已到终点,当前的年份酒市场发展依旧充满挑战。本刊将通过3-5篇文章,从年份酒市场端、供给端、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等方面细致梳理中国白酒行业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以还原年份酒的发展历程,研究市场现状并探析年份酒未来发展趋势,为年份酒企业管理带来思考,为年份酒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一)


白酒年份酒市场乱象


年份酒发展回顾——从潮流到乱局


白酒最早是没有“年份酒”这一说法的,年份酒主要见诸于葡萄酒、洋酒等国外酒类。上世纪90年代初,某国内品牌酒企推出了一款“十年陈酿”产品,虽然当时并未在市场上掀起多大波澜,但却让“年份酒”这一名称首次进入国人视线。后来,随着国内的一些酒商开始借鉴和效仿,“年份酒”的概念被越来越多地移植到白酒上,逐渐被更多白酒厂商以及消费者接纳。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21世纪初,白酒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开始开发生产年份酒产品,以求在白酒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品牌效益和经营效益。在龙头酒企的带领下,年份酒逐步成为了很多酒厂的标配,甚至成为很多酒企产品线中的高端品质代表和价值标杆,借以凸显酒企的历史底蕴和工艺水平。


一时间,白酒同行之间交流,不讲讲年份酒,都显得有些不在道上。


自此,“年份酒”产品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年份酒成为了众多白酒厂商提升销量、抬高价格的法宝之一。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近年来,“年份酒”一直都是白酒行业热议的话题。“酒是陈的香”逐渐发展为中国白酒行业供给端及需求端的共识。“老酒最好,年份酒最好喝”的理念也因此深入人心。属于年份酒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数据显示,我国白酒企业在中食协注册的有 7000 多家,其中有 5000 多家推出了年份酒,前 100 强酒企更是有八成以上推出了年份酒,整个市场规模超过 100亿元。


年份酒市场火热,致使不同类型的年份酒品牌层出不穷,带来行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持续多年的市场乱象。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年份酒乱象之根——无国家法律政策约束


由于没有科学技术手段检测作为支撑,过去中国白酒年份酒领域一直没有形成统一、清晰的行业认证标准,更无相关法律政策约束。这便导致生产年份酒的酒企“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比如说用什么年份的酒,加入年份酒的比例是多少;是用同一酒龄的基酒勾调,还是用不同酒龄的酒勾调等等,消费者无从得知,极易在概念上受到误导,对年份酒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一些企业试图通过标注“年份”来提高产品议价能力,但往往是偷换概念、以次充好。很多不良酒企用几年的基酒勾调些许老酒就敢标上20年、30年,并号称“年份酒”,以此提高产品价格,扩大销量,获取高额利润;而实实在在按酒龄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反而遭受质疑。白酒市场上,年份酒存在夸大年份、模糊标注、标准混杂等问题比比皆是。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2019年初,四川成都一位律师以虚假宣传为由将国内某著名白酒企业告上法庭,声称在成都购买该企业生产的30年、50年两款陈年酒,经检测是用15年酒龄的基酒勾兑而成,要求“退一赔三”。虽然该案件最终通过法院调解达成和解,但此事件给中国白酒年份酒市场敲响了警钟。


白酒行业某资深人士指出,“年份酒乱象由来已久,5年陈、10年陈甚至30年陈在渠道中随处可见,价格也是高低不同,消费者以为5年陈就是存放5年以上的酒,实则是勾兑些许甚至是几滴年份基酒。”


他表示,某些酒厂建厂尚没有多久,竟然就推出了5年、10年乃至30年、50年的年份酒。这些“年份酒”从何而来?标注依据何在?无从得知。


年份酒乱象之形——偷换概念造成理解误区


经过众多白酒企业关于年份酒的反复“教育”,普通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形成了“年份酒=好酒,够年份的酒才够好”的基本认知。


贵州仁怀,一家生产白酒年份酒的企业市场部负责人黄先生向笔者介绍,该企业生产的年份酒在市场上屡遭质疑,面临尴尬境地。许多消费者发来疑问,为什么有些品牌生产的“年份酒”比该品牌产品年份更长,但是价格却卖得更便宜呢?


这不仅仅只是一家年份酒生产企业面临的尴尬,也是所有生产年份酒企业可能会面临的尴尬。


尴尬在于,当时没有专业标准可供消费者辨析年份酒产品年份真实与否。若品牌经营者只是告知消费者年份酒产品所标年份数字可能并非真实酒龄,有极大可能会掀起消费者对年份酒品类的信任危机。


可见有关年份酒概念的诠释,企业的宣传会阻碍消费者建立有关年份酒的独立思考,从而容易掉进以下两大理解误区:


→ 一种理解误区是消费者“所标数字即酒龄”的认知偏差。


在中国,大多数年份酒以最高酒龄进行命名和标注,少数以品质风格命名。绝大多数酒企更倾向于在年份酒包装上标识最高数字,以便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迎合目标消费群体“所标数字即酒龄”的心态。


但消费者们不知道的是,所买到的X年年份酒里,可能只有很少量甚至一两滴X年的老酒。真真实实的年份老酒有多少,只有生产该产品的酒企自己知道。


类似的例子比如黄金,真正纯金打造的和掺加了一定比例纯金打造的,概念完全不同,价值也是天差地别。然而市场上的一些年份酒,标注的年份其实是虚高的,存在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此外,按照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的要求,年份酒除了要标注加权年份外,还必须标注出酒体中各个年份基酒的比重,若没有标注就说明其没有通过中国酒协的审查认定,不能算作年份酒。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 另一种理解误区是混淆纪念酒与年份酒相关概念。


一些酒企的所谓“年份酒”特指某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举个例子:比如某个酒企给产品取名“XX窖藏1993”,是为了纪念这家酒企辉煌时刻或者标志性事件年份而专门推出的,它含有1993年的老酒,但用量不明确,所以更确切地讲,该产品属于纪念酒,而不是年份酒。


另外有一些年份酒关于时间的标注很可能指的是窖龄或者厂龄,这方面有一些厂龄较长的酒企很具代表性,推出了很多“窖龄酒”,其包装上的数字实际指的是酿制这酒的窖池的年龄,和年份酒也没有什么关联。


年份酒乱象整肃——官方标准出台规范市场


年份酒市场相关乱象对白酒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引起了行业及国家相关单位的重视。


自2019年起中国酒业协会、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对白酒及年份酒的生产及销售先后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足见行业及国家整治年份酒市场的决心。


2019年3月,中国酒业协会率先发布了《白酒年份酒团体标准》,就年份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年份酒生产前后都进行严格监管,通过对采购粮食,发酵,基酒入库,调配,包装生产进行溯源,来确保年份酒的真实性。建立了年份酒质量安全标准,年份酒标签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2021年12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白酒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生产年份酒的企业应如实标注所使用各种基酒的真实年份和比例。标签不得标注“特供”“专供”“专用”“特制”“特需”等字样。勾调用基酒、调味酒应符合相应质量安全标准,并记录勾调用酒名称、酒精度、等级、数量、批次等详细信息,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及其他物质进行调配,同时也对年份酒的生产和销售制定了标准。


这些官方出台的相关政策让踏踏实实做年份酒的白酒企业对未来年份酒市场重新拾起了期望,也将成为年份酒爱好者和广大白酒消费者能够放心买酒、健康喝酒、安心存酒的有力保障。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中国白酒年份酒的正本清源之路(一)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