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学思想史上的《孙子兵法》真的那么厉害?

作者:李寻讲酒 更新时间:2022-09-09 23:15 阅读:258

读《孙子兵法》札记


中国兵学思想史上的《孙子兵法》真的那么厉害?



1


《孙子兵法》并非一部体系化的所谓“兵学”(或用现代术语讲是“军事学”)的著作,它只是孙武片段式的思考札记,据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将其连缀成现在常见的“十三篇”的形式,但事实上,这十三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多处重复。


有些现代研究者喜欢将《孙子兵法》上升为一种兵学理论体系,愚以为此类做法殊非“兵法”的本意。


“兵”乃指作战,作战没有定则,故无常法,所谓“法”,也只是一种哲理式的零星感悟,没有规范的理论框架意义。


兵无常势,亦无常法!


读《孙子兵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没有什么所谓兵法,一切都要因地制宜,自己另想办法。


2


《孙子兵法》在中国兵学思想史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孙武表现出的那种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孙武是军人,职业就是打仗,打仗就是杀人。可他谆谆告诫人们的是要慎兴兵事,慎用武力: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P19)


这句话讲的是要慎重用兵。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政篇》P25)


简言之,少杀戮,以实力使敌人屈服即可,而且是善之善者!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兵法·火攻篇》P70)


真想象不出,这话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说出的话,都有些婆婆妈妈,但情真意切,说的是大实话,描述的也是无数惨痛的历史经验。


读《孙子兵法》,得出的头一条结论就是:兵者,杀器也!要万分谨慎,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


3


毕竟是兵书,讲的是用兵的方法,用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取胜,取胜的方法还是有些可以把握的原则的。


致胜之道之一:欺骗。


用欺骗的手段调动敌人,使敌人听自己的话!


“固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孙子兵法·势篇》P34)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兵法·计篇》P20)


问题是,战争是双方博弈的事,双方都要诱骗对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谁能骗成、谁能hold住不被骗,这就全靠军事家个人的本事了。


致胜之道之二: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仗。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孙子兵法·计篇》P21)即在开战之前的“兵棋推演”中获胜的,在实际战争胜利的机会也多些。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形篇》P30)


这句话也好,说的是“凡是那些打了胜仗的军队,都是在事前的谋划(即兵棋推演)中胜了的人,而凡是打败仗的军队,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草率投入战斗的。”所谓准备包括物资准备、兵力准备、方案准备等等。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孙子兵法·虚实篇》P38)


联系到美军在近几次局部战争的胜利,确实如此。他们准备充分,知道战争的时间与地点,故可主动出击,一举拿下。反之,其对手根本不知道美军何时、在何地对自己将会发出何种打击,总是以侥幸的态度、不正确的方式应对,最后导致国破身亡的,如米洛舍维奇、萨达姆、卡扎菲等。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兵法·九变篇》P48)


讲得多深刻啊!想必米洛舍维奇、萨达姆、卡扎菲们是没有读过《孙子兵法》的,他们在九泉之下,读到这些句子,想必也会有深刻反省的。


兵者,凶器也!不能以侥幸之心对待之。


致胜之道之三:进攻!


只有进攻才能胜利!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孙子兵法·形篇》P29)


我对此般话的理解与大多数现代《孙子兵法》的注释本有所不同。现在大多数译本的注释如下:“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应当防御;若要战胜敌人,就必须进攻。防御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


我觉得那些译文没说明白道理。


我理解孙子的原意是:防守,是永远不可能消灭敌人的,只有进攻才可能消灭敌人;防守,总是捉襟见肘、防不胜防,处于被动地位,而进攻,才能获得主动权,才能有游刃有余的取胜机会。


致胜之道之四:了解对方,了解自己。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谋攻篇》P28)


揆诸当今世界,美国可谓知彼知己;俄国可谓知己不知彼;而萨达姆等可谓不知彼、也不知己。


致胜之道之五:以奇取胜。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势篇》P32)


此法可通用于一切对抗性的领域,所谓“以正合”,就是以正面阵型对抗(可以引申为以所有人都知道的方法来抗衡),所谓以奇胜,就是以人们想不到的方法,突破敌人的阵地,可以引申为,胜利者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当时敌人没有预料到的。


所以,在作战时,陷入胶着对抗是必然的,这是作战的一部分;但最重要的是要想出出其不意的突破手段来。


致胜之道之六:集中绝对的优势兵力,才可能打败敌人。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虚实篇》P38)


“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意思是“与我对抗的敌人就变少了。”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谋攻篇》P26)


“十则围之”,是因为已获得绝对的优势,故可以威慑使敌人降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五则攻之”,五倍于敌,产生不了仅靠威慑就使敌人屈服的效果,只能动手打了。只要兵力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开战,如果兵力和敌人相等,就得想办法调动敌人,让敌人的兵力分散,在调动过程中,寻找自己兵力占优势的机会。如果兵力不如敌人,就只能避开敌人进攻的锋芒,在退却运动中,寻找在局部地点和特定时间上,优于敌人局部兵力的机会作战。


4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P40)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孙子兵法·虚实篇》P39)


孙子说明白了:兵家无法,一切要因敌变化而取胜。


5


孙子心目中理想的将军是这样的: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孙子兵法·地形篇》P58)


6


《孙子兵法》只有6000余字,除去其中重复的部分,不足5000字。然而,这5000字已道明了兵事的绝大多数原理,值得反复阅读、思考。


这是常读常新之经典作品。


本文由休闲读品杂志社原创


禁止侵权,未经授权盗取作者图文


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