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都给中国酒业带来了什么?

作者:肚松咪酒 更新时间:2022-08-24 18:04 阅读:182

国际化,这是中国酒业思索多年的话题,如果从1915年组团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开辟一条实业救国的梦想之路算起,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百余年来,民族品牌除了不遗余力地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更多的精力是在国门之内与国际品牌展开竞争,守住国内市场。这百余年的商战风云,酒业即是一个典型的标本。


以经贸为善意的桥梁,通过高度开放、充分流通的市场交流,实现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求同存异,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探索积累所形成的成功经验。尽管酒业为代表的民族商业百余年来在市场上与国际品牌激烈交锋,因此被一些历史学家形容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下,中国酒业在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从最初的手工作坊为主要业态,到今天已经成为优势产业集群和杰出的民族品牌。


不过,纵观中国酒业国际化竞争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在不同的市场极端呈现的特征各有不同。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白酒行业处于规模化野蛮增长的时期,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有产品就好卖。但当时有部分企业家已经在关注洋酒的营销策略、品牌推广、产品包装和消费场景等先进的市场运作经验,并开始效仿。


到了2000年前后,中国市场的供需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讯息使当时一些名优酒厂的负责人嗅到了市场即将进入品牌消费的时代,开始注重塑造自身优势的品牌定位、文化诉求和消费主张。当时涌现出的一批创新产品,以中国文化元素为体,以国际时尚元素为用,喊出了希望让中国酒业荣耀世界的梦想。而面对洋酒进入中国市场的不断加速,对国产酒的未来忧心忡忡。


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中国酒业终于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与国际品牌价值比肩,甚至体量优势反而更明显。所以当前,中国酒业的品牌开始不再过分顾及洋酒对中国市场的所谓“侵占”,相反,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欢迎国际酒业品牌的加入,共同促进市场繁荣和消费升级,共同为中国救民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酒业思考更多的问题,是如何加快实现中国酒业“从大到强”的转型升级。过去,大家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走出国门,扩大国际市场,但现在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参与高级别的国际化竞争,夯实品牌基础,提升品牌价值。这种把国际化思维放置于市场结果之上的经营策略,无疑是行业出现质的进步的表现。


实际上,中国酒业在国际化的探索上已经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绩。尽管中国酒类市场的国际贸易长期处于逆差,而且出口量的占比十分微薄,但中国酒业的个别品牌已经在国外十分知名,而且畅销。旧金山把每年的11月12日确定为“茅台日”,以及茅台在汉堡举行“与德国干杯——中国茅台一带一路行”活动,与德国工匠精神香遇。古井贡酒多次荣耀米兰世博会,古井贡酒所在城市亳州与法国干邑签约友好城市,等等等等。


在国际化的策略上,酒业也取得了一些共识。大家首先一致认为,中国酒业走出去,一定是文化先行,输出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国际市场的消费者认同中国的文化,喜欢中国的餐饮,进而爱上中国的酒。其次是产品的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中国酒业的产品标准相对封闭,在中国市场可以通行,但并不利于国际市场的采信,其中产品标准化的语系互不适应是一个实际性的难题。据说,目前中国酒业协会已经在牵头运作此事,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酒能够很快进入国际商业公司的采购目录。但最后中国的酒的消费动力,仍然需要借助全球华人在世界的影响力,目的国尤其侨领的作用。


一带一路都给中国酒业带来了什么?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