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芷珍:甘做“书医”四十年,她拯救《左传》《资治通鉴》

作者:云酒传媒 更新时间:2022-09-07 08:06 阅读:188

上海是我国近代重要的文献中心,古籍收藏数量巨大、善本多,1958年,上海图书馆建立“古籍修复组”,开始了破损珍贵典籍的修复工作。古籍修复组有一批身怀绝技的老技工,但由于古籍修复工作枯燥,许多跟班学艺的年轻人坐不住,或者是学了手艺之后却选择改行。但童芷珍却在这张“冷板凳”上一坐就是四十余年。


1972年底,童芷珍结束知青岁月,返城后进入上海图书馆古籍部工作。而后40余年里,她修复过各种类型的国家一二级古籍文物,包括宋刻本《左传》《资治通鉴》,康有为手稿《大同书》,翁方纲题跋的《淳化阁帖》等。


纸张脆化、受潮霉变、风吹日晒、虫蛀鼠咬……各种原因导致的古籍书页中缝裂开、孔洞连片、一碰即碎、粘连成“砖”,带给古籍修复工作极大难度。但在童芷珍看来,却觉得这是新鲜感和成就感的来源。


2000年,曾有人带着一本破损严重的竹纸古籍《绣像今古奇观》,专程到上海“求救”童芷珍。这本古籍是明代刻本,异常珍贵,但却因修补不当,书页被粘合剂和很厚的黄色机制纸粘连,连打开都非常困难。如此大的修复难度,以至于书的主人辗转各地“求救”都被回绝。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童芷珍接下了这本古籍,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多月,尝试各种方法,最终修复完整。由于修复技艺高超,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人请求童芷珍帮忙修书,其中包括多地文物局、孙中山故居、宋庆龄陵园以及各大博物馆送修的古籍文物。


古籍修复,需要修复师灵活思考、准确“诊断”,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法”,这是当下现代科技难以代替的。然而,由于技术难度过高,导致传承式微,大师越来越少。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童芷珍一直在从事古籍修复技术教授工作,致力于把技术精髓传给年轻人,因为对她来说,“古籍都是文物。每一道工序,每一种手法,都要是对文物最佳的方法。”


童芷珍:甘做“书医”四十年,她拯救《左传》《资治通鉴》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