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光:仰韶不着急(仰韶酒业侯建光)

作者:中国酒业杂志 更新时间:2023-03-05 11:14 阅读:305

无论是在过去的大农业时代,还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多元发展时期,河南,一直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是数千年的粮仓,更是灿烂的文明高地。但河南的人,河南的酒,都像河南的土地一样,丰饶且低调,厚重且朴实,仰韶酒业如此,仰韶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也如此。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作为重要的粮仓,河南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2021年,河南小麦总产量达到760.56亿斤,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小麦年产量超700亿斤的省份。


中原地区自古以来盛产小麦,据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所长雷振生介绍,豫南地区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弱筋及酒用小麦生产,不仅病虫害和穗发芽、渍害发生程度低,毒素含量和农药残留指标也十分优越,适宜发展绿色乃至有机生产。其酿酒专用小麦具有“籽粒饱满度较好、硬度低、黑胚率低、偏粉质”等特点,适宜白酒制曲。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而从文化、文明的角度来说,河南,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超级IP。


“老家河南”——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中国、中华、中原、神州等名词的来源。正是上古时代聚居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国人,点燃了中国文明的火焰,开创了中华文化的先河。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超级IP,而渑池仰韶酒业,则是豫酒的超级IP。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2021年,仰韶销售额突破30亿元、税收突破5亿元,仰韶以绝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了豫酒中的领军品牌。无论是在文化的品质上还是在品质的角度上,亦或是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仰韶都是当之无愧的豫酒IP。


文化仰韶


仰韶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一直致力于把仰韶打造为文化美酒。显然,诞生在文化高地上的仰韶酒业,具备这个条件。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河南渑池,河南仰韶酒业集团的根据地。这里是人类远祖起源地、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红色文化圣地、世界美酒特色产区。


7000年前,在这里诞生的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仰韶先民在韶山主峰仙门山的山脚下刀耕火种、制陶酿酒,点燃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而如今,仰韶人不忘初心,在仙门山山脚下洞藏十里美酒,动情演绎着中国白酒最初的陶醉之美。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渑池会盟,一杯美酒荡气回肠,终使秦赵两国罢兵言和,谱写出一段“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合美篇。


公元1061年冬天,苏东坡第二次途经渑池,酒后触景生情,为弟弟苏辙挥笔写下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千古名篇。


仰韶酒业正是在渑池这片文化沃土上孕育而生。侯建光一直认为:“仰韶酒业与仰韶文化不但同姓同名,而且同根同脉”。这不仅仅是侯建光个人的观点,所有关心仰韶文化和豫酒发展的人都这么认为,而且仰韶酒业也是正仰韶文化极具代表性的传承者之一。


也恰恰是这些文化的丰厚积淀、技艺的世代传承、科技的创新加持、品质的匠心坚守、市场的精耕细作,让仰韶酒业从豫酒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南省委、省政府“豫酒振兴发展”战略指引下的排头兵、领头雁。


品质仰韶


仰韶文化以彩陶作为媒介,跨越7000年与现代人再次相逢,而“陶香”的仰韶美酒也与陶器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


陶器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仰韶文化时期。在青铜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人们主要的生活器具是陶器。青铜时代之后,陶器的地位便逐渐衰落,让位于金属器具。尤其在制陶技艺精进之后,产生了更为精致的瓷器,陶器便淡出了人们日常的生活。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后人发现被历史淘汰的陶器在粮食酒的贮藏老熟方面有着独到的作用。在接受采访时,侯建光介绍道:陶器以黏土为原料,烧制温度较低,仅在800℃到1100℃之间,故胎质粗疏,便于空气流通,从而催化酒中酸、酯、醇的化学反应。再者陶坛中的金属离子溶解于水中,能增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缔合能力。


仰韶美酒以陶香闻名于世,陶香,与其说是白酒的一种风味,不如说是酿造工艺。这种工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陶制品在酿酒过程中的应用。


“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是仰韶酒业总结的“四陶工艺”。“陶”由土与火烧制而成,经过成型、烧制,保留了较为纯粹的天然特性。“四陶工艺”的本质,即是在酿酒的每一个环节保留酿造工具、环境的自然属性,尽可能地为酒的生成创造原生态的环境,进而将酒“天人同酿”的特征发挥到极致,也即“生态酿酒”。


仰韶人认为,生态酿酒,对于白酒来说,看似是对酿酒传统古法的回归,其实内核仍是科技在酿酒始终的贯穿。以“四陶工艺”为例,“陶屋”的建造、“陶泥”的选择、“陶甑”“陶坛”的制作,均可见对精细功夫的考究,陶制品原料的细微差别,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成酒的口感。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别具一格的“四陶工艺”,仰韶人科学严谨的工匠精神精神,共同缔造了仰韶美酒“微黄透明、香气幽雅、醇厚丰满、香味协调、余味悠长”的陶香特色。


如今,以陶香为特色的仰韶美酒已成为河南市场上座率最高的本土品牌。“爱河南,喝陶香”口号的背后,既是消费者对消费者对于仰韶酒业文化价值的认同,也是对仰韶美酒陶香品质的认同。


中国酒源


1921年,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将华夏酿酒史起源前推至仰韶时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仰韶酿酒史的源远流长和深厚底蕴。


2021年9月29日,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布重要考古成果:在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中期、晚期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很可能是以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麦族和块根类植物为原料制作的发酵酒,采用的是发芽谷物和曲发酵两种酿酒技术。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甲骨文中记录了两类酒,即“酒”和“醴”。前者是用发霉的谷物进行发酵的酒;后者则是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而成,酒精度相对较低。


这两种酿造工艺在仰韶村遗址尖底瓶残留物中均有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认为,本次发掘为新石器仰韶文化中心区域粮食酒的酿造和消费提供了直接证据,也揭开了中国酒曲发展的历史源头。


水为酒之血、粮丰酒之味、窖蕴酒之香,而唯有曲,方能定酒之魂。酒曲的制作和使用是中国白酒有别于世界其他烈酒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酒曲就是“中国酒芯”。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曾有日本专家断言,“中国发明的酒曲很伟大,可与其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中国酒芯”——酒曲发源于仰韶,这关乎文化,也关乎科技。


为了对中国酒曲举行一次全方位、系统化梳理与挖掘,以完善核准中国白酒发展的历史,6月29日,“中国白酒仰韶文化科技论坛暨中国酒曲探源传承专家研讨会”在仰韶文化发源地、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河南渑池举行。来自中国酒业协会、江南大学、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的相关领导、专家,以及80余家媒体代表共会渑池。


在活动现场,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对仰韶酒业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近年来仰韶酒业一直围绕“文化引领、生态铺垫、技艺传承、科技创新”进行着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致力于品质升级和品牌重塑,逐渐形成了仰韶酒业独特的“陶融香白酒”酿造体系,和个性化的表达,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市场的普遍赞誉,实现了品牌价值和市场效益的双提升,为豫酒振兴开辟出了新路径。


侯建光:仰韶不着急


据河南省白酒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姚延岭介绍,自“豫酒振兴”的战略部署以来,仰韶酒业积极行动,在“科技驱动品质,品质打造品牌,品牌赢得市场”的理念经营下,实现了从2017年销售额9亿元、税收1.3亿元,到2021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税收突破5亿元,仰韶酒业以绝对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了豫酒中的领军品牌,并以指标持续向优、增长持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接下来实现更高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2021年,营收翻了三倍,这是仰韶的速度,也是中国酒行业在时间和数字上的奇迹。


在外界看来,豫酒板块的各企业似乎一直在齐头并进,而突然有一天仰韶便一马当先,其实并非如此,仰韶今日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关于仰韶的速度,仰韶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在接受《中国酒业》采访时,他的回答有些让人意外:“良,强,久是仰韶最理想的状态。过快可能会翻车,过大也可能会翻车”。


“仰韶并不着急,仰韶要做的是百年事业”。


另外,这位把“一生只为酿一瓶好酒”作为目标的老酒业人还向《中国酒业》透露了仰韶酒业崛起的秘诀。


只有八个字:“方向正确,坚持到底”。朴实无华,却深刻警醒。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22年第8期,作者许益鸣)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