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作者:酒经 更新时间:2023-01-10 14:36 阅读:895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上古时期的《周礼》,“中秋迎寒夜”便是古人崇敬月神祭祀典礼的描写,古代帝王也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中国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居秋季当中,因此称为“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所以又称“中秋”。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古人中秋放假吗?


中秋节兴盛于唐朝,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宋明以后,中秋节在全国盛行开来,成为举国同欢的重要民俗节日,尤以宋朝人最为狂热。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宋代孟元老在《梦梁录》写北宋东京人过中秋节的盛况:“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市人争饮,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是时螯蟹新出,石榴、榅勃、梨、枣、栗、葡萄、弄色枨橘,皆新上市。”好家伙,美酒,螃蟹,石榴一个都不能少!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好一番热闹的景象!这不由得引人遐想,通宵达旦地闹腾,难道古人中秋节也放假吗?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根据文献记载,汉朝虽然也过中秋,这一天似乎并不放假。到了唐朝,中秋赏月的习俗在社会普遍流行,中秋节也会给官员放三天假。所以说,李峤写完“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之后,估计第二天大概率是在睡懒觉。


到了北宋,根据《文昌杂录》的记载,虽然官员一年假期多达76天,各种大小节日都有假放,但唯独中秋没得放假。这么一推测,苏轼欢饮达旦、即兴创作旷世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后,很大可能还得强打着精神去上班。不过到南宋宁宗时,法典《庆元条法事类》“假宁格”规定,中秋有一天假。


元明清三朝,中秋都是不放假的。所以,纳兰性德写完“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估摸着也得回去上班。


不过有一位皇帝例外,那就是乾隆。因为乾隆的生日恰好在八月十三,距离中秋节只隔了一天。皇帝的生日被称为万寿节,是一定要放假的,又距离中秋这么接近,于是两个日子就连在一起放假了,一共是三天的时间。这要搁在今天,怎么也得来个“国庆”7天小长假!


不过,在古代,以上假期只有官员才能享受,至于士农工商,是没法享受假期的。想想还是活在当代比较理想啊,最起码普通的上班族就可以享受3天小长假。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中秋要饮桂花酒


不管放不放假,有一个好事肯定是“雨露均沾”的,那就是喝酒。


唐朝的中秋有三大乐事:赏月、饮酒、赋诗 。在宋朝,中秋节的第一件大事是打酒,因为稍微去晚了,就无酒可买了。这倒不是因为朝廷限购,主要是宋代的店主,还很注重生活品质,不会为了挣钱24小时营业,中秋这天,商店过了中午就关门,店小二也要准备回家陪老婆孩子过节。所以,要想畅饮达旦,得提前预订。


说到酒,中秋最畅销的应该就是桂花酒了,中秋饮桂花酒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


作为桂花的故乡,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但是这里的桂指的是肉桂,也就是如今的桂皮,至于桂花,那时叫木樨,到了唐朝,木樨才被称为桂花。


唐朝酿制桂花酒较为盛行,酒芳香浓烈,文人大爱,久之,有人还善酿此酒,诗人刘禹锡便是业余酿酒高手。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胜》就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中秋节饮用桂花酒寓意深刻。八月中秋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时段,其产量与质量都很高,所以说,很多以桂花为材料的食物都会相继出现。


桂花酒就是选用秋季盛开的桂花为原料,配以米酒陈酿而成。色泽金黄、芬芳馥郁、甜酸适口。中国人很有智慧,早早地就懂得了吃应景的食物最为养生。


“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有清香压九秋” 古人对桂花赞誉有加。从清代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记胜》说“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虽然没有荣幸喝到,光想就是一种沁入心脾的享受。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此外,古人认为桂(桂枝、桂籽、桂根皆可人药)为百药之长,桂花性温味辛,可以化痰散瘀,对食欲不振、痰饮咳喘、肠风血痢、经闭腹痛有一定疗效,所以用桂花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当然这是古人一个美好的愿望。


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征了会延年益寿。所以中秋饮桂花酒,不仅习俗历史悠久,还含有十分美好的祝愿。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古人是怎么吃月饼的?


如此佳节,如此美酒,美味珍馐自然必不可少。当时,有一种中秋时节上市的“小饼”、“月团”。苏轼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这首诗写作之时,正是中秋前后。从诗句“中有酥和饴”中,我们可以知道宋朝小饼里面包有酥油、饴糖做成的馅,跟今天的月饼是差不多的。


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来自唐朝《洛中记闻》。书中记载道,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当时,许多月饼的饼面上还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到了明朝,中秋习俗开始重视拜月和团聚。拜月需要祭品,中秋时节正好瓜果上市,庄稼收获,所以用瓜果与粮食做贡品,中秋标配的月饼应运而生。因为中秋月圆,所以贡品也要圆形,“其祭果饼必圆”。这样的圆饼象征圆月,所以会在上面印一些图案如嫦娥、玉兔等,并且因为是贡品,要做得更加精美,便与其他日常食品区别开。


在祭月之后,民间有分食祭品的习惯,自然要把月饼吃掉。之后,拜月的习俗淡化,月饼的地位反而提升,就这样,吃月饼转而成为中秋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令人惭愧的是,现在的我们谈到中秋,第一能想到的就是吃月饼了。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清人袁枚是五仁月饼的“迷妹”,他在《随园食单》中说:“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清代,中秋吃月饼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吐槽五仁月饼,甚至有网友觉得“五仁月饼太难吃不配存活在世上”,也有网友觉得五仁月饼中的红绿丝,简直是“黑暗料理”,叫嚣着要把五仁赶出月饼界。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作为中式传统美食,月饼最大的特点就是高糖高油,且不宜久藏。除了表层的月饼皮会散失一部分油水后变干,里面的果仁所含油脂也会慢慢流失,吃着又干又潮,这一现象俗称“跑油”,等到五仁馅变质酸败了,还会有一股刺鼻的“哈喇味”!


但新鲜制作的五仁月饼,味道极好。核桃红枣,加上新鲜炕的花生和芝麻,还有冬瓜瓤做内陷,看着新鲜出炉的月饼,让人禁不住地流口水。原来不是五仁月饼不好吃了,是不会做而已。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中秋的仪式感


人生需要仪式感,仪式能让我们记忆深刻,宋人在这一点上毫不含糊。


据金盈之《醉翁谈录》记录:“中秋,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自能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所以当时赋词者有‘时人莫讶登科早,只为常娥爱少年’之句。女则澹伫妆饰,则愿貌似常娥,面如皓月。旧传是夜月色明朗,则兔弄影而孕,生子必多;海滨老蚌吐纳月影,则多产明珠。”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宋代人月下祈祷的心愿概有三类:读书人愿早日科考中举;女子愿貌美如嫦娥;已婚者愿多生贵子。


现在的人也不能免俗吧,只是有一样,“多生贵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实在算不上心愿吧!今年的你,又有什么心愿呢?


古人是怎么过中秋的?原来古人中秋也放假?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微信扫一扫加我

加微信送福利,酱香白酒低价买。茅台镇老牌酒厂直接供货,品质保障,物美价廉,专注高性价比酱香型白酒!